近代中西方文化是怎样交流融合的.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西方文化是怎样交流融合的 在英国人租借威海卫之前,威海就有西方文化的传入,但那时还只是零碎的、不完整不系统的,?而西方文化或文明以制度化的或系统化的传入威海则是在英租之后。 西方文化在强行植入的同时,也自觉与不自觉地与当地的原生态文化进行碰撞、互动和交融。除了行政、政治、司法与警察制度的碰撞外,更多的交融与互动则体现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科技、建筑等多个方面。? 1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自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东来借学布道,到清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驱逐西方传教士,延续了近二百年之久的西学东渐运动,在中断了一个世纪之后,又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侵入的隆隆炮声,在“万马齐喑”的神州大地上刮起了一场新欧风美雨,而且是古老的中华大地固有的文化所无法阻挡的。 自由民主博爱的思想理念、科学技术的成就、基督教的教义,还有一些侵略者的邪恶与丑陋也都随之而来到了中华大地,中国人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也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的林则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洋务派、到康梁等人的维新改良派,再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都无不受到西方近代先进思想的影响。 地处山东半岛东端的威海,虽然在英租之前也有西方人来过——如1816年8月27日,英国“阿尔塞斯特”号护航舰和“里拉”号帆船勘察朝鲜海岸途中来到威海、1823年7月14日,东印度公司间谍船“阿美士德”号侦查中国沿海口岸时,来威停留了一天。 1860年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时再次来到威海,但这几次只不过是浮光掠影,停留的时间很短,他们关于威海的记忆与记载也只是一些感观印象及气候方面的东西罢了。威海也并未因这三次西方船只的到达而受到丝毫的影响,人民的平静生活依旧持续着古老的传统。 威海真正引起世人关注的则是两件大事的发生:一是北洋水师的创建并落户于此以及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军队的惨败; 二是英国随后对威海卫的强租。 而西方文化的较为全面系统的传入威海,当然是自1898年之后的事情了。正是那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军人前来并将威海卫进行英式的管辖,才使得威海卫经受了长达32年的“欧风美雨”的洗礼,也由此深深地烙下了西方文化的印记。 当然,在被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强力植入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仍在顽强地进行抵御,并在抵御中与西方文化进行互动和交融。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占领者在占领一地之后,他们不可能无视当地的文化,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到占领地、尤其是如同中国这样的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影响,那也是必然的。 2中西文化在威海的互动与交融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巨作《历史研究》一书中说:“中国、朝鲜和日本的远东文明,虽则远在一百多年前就屈服于西方势力,但显然一直要比中美洲的文明强大得多。”(汤因比:《历史研究》[下]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4页)汤因比的这番话有正确的一面,也不完全符历史事实。 以中国为例,尽管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打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使古老的中华大地慢慢地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与半殖民地的社会,但是中国传统文明根本没有真正屈服于西方势力,只不过是在中华文明固有的基础上被注入了新的因素。 中国文化比中美洲强大得多,这话倒是客观公正的,以中国为代表的远东文明有漫长的历史与独立的体系,不可能如同美洲那样轻易被彻底摧毁。 在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后,特别是在沿海一带,文明的特色更多呈现出的是中西的互动与交融,这一点在英租威海卫之后表现的尤为明显。 所谓文化的互动与交融,应当是指当西方殖民者侵入占领之后,为了有效地统治当地的人民、管理政府的运作机制,既采用他们自以为较为先进现代的文化政治制度与管理办法,又不敢完全抛弃被占领之地原有的文化传统,不论殖民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其占领期间所实施的统治措施中,大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收并畜,效力当先。? 那么英国强租威海卫之后,除了政制模式外,威海这块地方中西文化是如何“互动与交融”的呢??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在教育上的互动与交融:?? 英租威海时期的学校主要是由中国人和教会开办的,其中威海民众开办的学校占该时期学校总数的70%多。而由殖民政府投资开设的学校仅有一处皇仁小学。华人学校虽然属威海教育主体,但其投资主要靠民间捐助。 殖民政府直到1928年才把教育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当年支出为3000元,第二年达到11000元,主要投入到教会学校中。但为控制华人学校,殖民政府也用少量经费对其进行补贴。学生在校还是以学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但英当局或教会学校里的学生则涉及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知识,还要学习英语。 二是体育活动的交融与互动:?? 英国租占威海卫后,随着来威外国人的增多,一些产生于外国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兴起,并带动了其他体育

文档评论(0)

企业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计算机三级持证人

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在团队建设、员工培训、营销提升、组织架构有多自己的经验,希望在这个平台分享及帮助更多的公司或企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09日上传了计算机三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