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文学7十七年诗歌1I.pptxVIP

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文学7十七年诗歌1I.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四章 “十七年”的诗歌创作;《孩子,我们来生一起走》;妈妈我怕 天堂的路 太黑 看不见你的手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慢慢地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一、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 (一)、建国初期的诗歌(1949—1957) 1、建国初诗歌的转型。建国初期,作家或者来自解放区或者来自国统区,但他们都面临一个转型。;1949年以后,具有农民色彩的思想文化、审美趣味开始取代“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和趣味,成为新中国的主流文化。;何其芳:《回答》 — 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奇异的风,吹得我的船帆不停地颤动: 我的心就是这样被鼓动着, 它感到甜蜜,又有一些惊恐。 轻一点吹呵,让我在我的河流里勇敢的航行,借着你的帮助, 不要猛烈得把我的桅杆吹断, 吹得我在波涛中迷失了道路。;二 有一个字火一样灼热, 我让它在我的唇边变为沉默。有一种感情像海水一样深, 但它又那样狭窄,那样苛刻。如果我的杯子里不是满满地 盛着纯粹的酒,我怎么能够 用它的名字来献给你呵, 我怎么能够把一滴说为一斗?;八 我祖国的疆域是多么广大: 北京飞着雪,广州还开着红花。我愿意走遍全国,不管我的头 将要枕着哪一块土地睡下。 “那么你为什么这样沉默? 难道为了我们年轻的共和国, 你不应该像鸟一样飞翔,歌唱, 一直到完全唱出你胸脯里的血?”;九 我的翅膀是这样沉重, 像是尘土,又像有什么悲恸,压得我只能在地上行走, 我也要努力飞腾上天空。你闪着柔和的光辉的眼睛望着我,说着无尽的话, 又像殷切地向我期待着什么——请接受吧,这就是我的回答。;来自国统区的诗人,包括从“五四”过来的诗人,因为各种原??,他们的创作在质量上出现下滑。 例如郭沫若。建国以后,他热中于在诗中写标语口号以配合各项任务。新中国一成立,他就写了一个 《新华颂》,这首诗虽然很好地配合了形势,但像 《女神》中所有的灵气已荡然无存。;“钢铁可以打成针/宝石可以钻成花/谁说咱们脑筋不开化/以前的日子咱们当牛马/读书识字莫说它/有嘴谁敢说半句话/如今呢?咱们当了家。” 作家李陀说:“谁能相信这是写《女神》的同一个作者郭沫若写的呢?”“ 《新华颂》这大概是郭沫若一辈子里写得最糟的诗,也许是自有诗歌以来最糟的诗。”;艾青,建国后当然也有很多好诗,但是过分追求通俗易懂对他的创作也有负面影响。 1953年回老家一趟,收集一些材料后,用民歌体写了一首长诗《藏枪记》,开头四句是这样的: “杨家有个杨大妈,她的年纪五十八,身材长得很高大,浓眉大眼阔嘴巴。”;老诗人穆旦的《葬歌》:“你可是永别了,我的朋友?/我的阴影,我过去的自己?/天空这样蓝,日光这样温暖,/在鸟的歌声中我想到了你。” 在《问》中:“生活啊,你握紧我这只笔/一直倾泻着你的悲哀,/可是如今,那婉转的夜莺/已经飞离了你的胸怀。……唉,叫我这支尖细的笔/怎样聚敛起空中的笑声?”;2、50年代诗歌的主潮。对新中国和新生活的歌颂是建国初期诗歌的主潮。 1949年新中国一成立,歌颂新时代的颂歌就大量涌现。郭沫若的《新华颂》,艾青的《国旗》、《我想念我的祖国》、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日子》,冯至《我的感谢》等。;这个时期诗歌的基本格调是热烈、欢乐、单纯,充满了幸福感;诗歌中没有低沉的调子,没有温柔缱绻的情趣,也没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甚至很少有对于爱情、友谊和山川景物的赞美、讴歌。;朝鲜战争爆发,一些诗人奔赴前线,反映这场战 争,歌颂志愿军英雄。像张永枚《骑马挎枪走天下》,未央《祖国,我回来了》: 车过鸭绿江,|好象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 |祖国我的亲娘!|我看见你正在|向你膝下的儿子招手。 车过鸭绿江,|好象飞一样;|但还是不够快呀!|我的车呀!|你为什么这么慢|一点也不懂得|儿女的心肠。;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顺利完成,工农业建设 随之蓬勃展开,于是诗人纷纷转向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形象地说法,就是“新华颂”演变成“建设之 歌”和“新生活的赞歌”。 像李季到玉门油矿,成为“石油诗人”,阮章竟去了内蒙草原的钢城,徐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歌唱建设和新生活。;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来,诗歌创作出现好的势头,主要是题材扩大,开始有爱情题材,歌颂友谊、山川景物,还有国际题材。 1957年反右开始,一批诗人被打成右派,像艾青、公木、公刘、白桦、流沙河等。也导致说假话、说 空话的风气抬头。;(二)“大跃进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