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大部制改革分析报告
2023年5月
目 录
TOC \o 1-4 \h \z \u 一、大部制的内涵及优势 4
1、大部制的内涵和优势 4
2、当下推进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的 5
3、2022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时点 7
二、大部制改革的多维度分析 8
1、维度之一:职能交叉、政出多头、多头管理 10
(1)职能交叉——职能重叠集合型 10
(2)多头管理——食品行业的典型案例 11
(3)机构整合——部门包含与被包含型 12
(4)机构整合——机构平行合并型 13
(5)职能转变——优化布局、科学管理型 14
2、维度之二:政策导向 15
3、维度之三:社会呼声 16
(1)大交通 16
(2)大文化 17
4、维度之四:地方实践 18
5、维度之五:政企分离——以铁道部为例 19
6、维度分析结论:看三“大”,大农业、大交通与大文化 20
三、他山之石—国外大部制改革经验 21
1、发达国家行政体系普遍采用大部制 21
2、大部制改革典型之日本 22
3、大部制改革典型之英国 25
4、大部制改革典型之美国 27
四、鉴往知来—电信电力改革经验 27
1、电信改革梳理 28
2、电力改革梳理 30
3、改革启示 33
五、相关行业公司有望受益分析 34
1、大铁路 34
(1)海外铁路改革经验 34
(2)我国铁路改革的着眼点 35
(3)大铁路之投资思路 36
2、大文化 36
(1)文化大部制改革的基础 36
(2)内容管制放松—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38
(3)大文化之投资思路 41
3、大农业 41
(1)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要求 41
(2)大农业部的优势分析 42
(3)大农业之投资思路 44
一、大部制的内涵及优势
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言,“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与当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相适应,行政体制改革是未来我国社会变革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当下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以及国内外行政体制改革经验,我们认为,大部制改革是下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很有可能首先展开。
1、大部制的内涵和优势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所谓大部制,或者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我们认为,大部制并非简单的部门调整,其核心在于政府职能的梳理,通过调整实现更优配置,本质上是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大部制的优势比较明显,亦已为诸多实践经验所证实。
2、当下推进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文钊和毛寿龙认为,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逻辑由外部逻辑和自身逻辑两部分组成。外部逻辑指基础性秩序对于政府的改革诉求,对政府改革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自身逻辑则指政府自身的价值追求,具体指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其中,外部逻辑的构成要素包括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心智秩序和感觉秩序五种基础性秩序。我们认为外部逻辑中的社会秩序、心智秩序和感觉秩序是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外延性扩张,也即,外部逻辑的核心部件是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进一步,从国内外历史经验来看,政治秩序是经济秩序调整的诉求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秩序是外部逻辑的中心和起点。而政府作为经济秩序的最大参与者无论是规模还是权力,其自身价值的追求本质上是经济秩序的映像。
所以,把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理清经济秩序的调整,事实上,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主要政府机构调整来看,经济秩序调整对我国政治体制(这里主要是政府机构设置)改革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
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又到了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时点,进一步推行大部制的必要性已经非常突出。
??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行政对市场干预过多的问题,相对应的是政府管理机构林立。在当前经济面临急迫的转型压力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必然要求和趋势,结合国外经验,这就要求进一步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要求政府进一步退出市场,向服务型的小政府转型,更加侧重于宏观调控而非微观干预。
??行政成本过高。长久以来,民众对于行政支出过大的不满情绪一直非常强烈。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根据公开资料以及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2023年政府“三公消费”规模约为9000亿,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公费出国3000亿,公款招待2000亿。而同期全国财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