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苏武传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xVIP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苏武传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苏武传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维王与长水皮常等谋反匈奴中。维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士俱降汉,后随淀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阳相与谋劫单干母陶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日:”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网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绿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F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日:“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管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端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前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日:“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日:“副有罪,当相坐。”武日:“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日:“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日:“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日:“汝为人臣上不顾恩义.畔丰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目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相与谋劫单于母阕氏归汉 阴:阴谋。

B.素与副张胜相识,私候胜日 候:拜访。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武呼愈 益:渐渐。

丽A项,“阴”,暗地里。

.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阕氏”是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称母亲则为“母阕氏”。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此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相坐”,古代惩治罪犯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也叫“连坐”。

“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时期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部纪传体通史。

瓯D项,《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

.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Mb项,他想杀卫律,是想使在汉朝的母亲和弟弟受到汉朝的赏赐,这是在牟取私利,不是什么爱国行为。再则,他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还不可以叫作“行动”。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参考答案1(1)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2)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要见你干什么?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5飞题。

苏武

李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高度概括苏武被扣匈奴十九年这件事,“十年”是概说,“持”字准确地写出了苏武坚定的爱国意志。

.三、四两句,写十九年来苏武不得归的愁苦,“空”字准确地表现了苏武在北海牧羊期间与世隔绝的处境。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是对“牧羊边地苦”的进一步叙述,边地牧羊的艰苦,反衬出苏武不屈的气节。

“东还沙塞远”,写归途茫茫;“北怆河梁别”写苏武和李陵的悲怆告别,“怆”字,准确写出了告别时的心境。

答案1

丽B项,“空”字准确地表现出苏武被困匈奴无法归汉的绝望。

6.诗歌以“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结尾,有什么含义?

惨考答案I苏武和李陵有着深厚的个人感情,尽管一个坚持,一个投降了,但两人对大汉的情怀其实是一样的。这两句深化了诗歌的

文档评论(0)

艺心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艺心风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CA54M2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