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WORD格式整理
WORD格式整理
专业知识分享
专业知识分享
RLC串联谐振频率及其计算公式
串联谐振是指所研究的串联电路部分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同相位,即电路中电感的感抗和电容的容抗在数值上时相等的,从而使所研究电路呈现纯电阻特性,在给定端电压的情况下,所研究的电路中将出现最大电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也最大.
谐振定义:电路中L、C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
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电路欲产生谐振,必须具备有电感器L及电容器C两组件。
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f 表示之。
r
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图1所示:当Q=Q I2X
L
=I2X
C
也就是
X=X
L C
时,为R-L-C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图1串联谐振电路图
串联谐振电路之特性:
(1)电路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即Z=R+jX?jX=R
(2)电路电流为最大。即L C
(2)电路电流为最大。即
(3)电路功率因子为1。即电路平均功率最大。即P=I2R
(3)电路功率因子为1。即
电路总虚功率为零。即Q=Q Q=Q?Q=0
L C T L C
串联谐振电路之频率:
公式:
R-L-C串联电路欲产生谐振时,可调整电源频率f、电感器L或电容器C
使其达到谐振频率fr,而与电阻R完全无关。
串联谐振电路之质量因子:
定义:电感器或电容器在谐振时产生的电抗功率与电阻器消耗的平均功率
之比,称为谐振时之品质因子。
公式:
品质因子Q值愈大表示电路对谐振时之响应愈佳。一般Q值在10~100之
间。
串联谐振电路阻抗与频率之关系如图(2)所示:
电阻R与频率无关,系一常数,故为一横线。
电感抗X=2πfL,与频率成正比,故为一斜线。
(3)电容抗与频率成反比,故为一曲线。
(3)电容抗
与频率成反比,故为一曲线。
阻抗Z=R+j(X X)
L C
当f=fr时,Z=R为最小值,电路为电阻性。
当f>fr时,X>X
L C
当f<fr时,X<X
L C
,电路为电感性。
,电路为电容性。
当f=0或f=∞时,Z=∞,电路为开路。
若将电源频率f由小增大,则电路阻抗Z的变化为先减后增。
(1)当f=fr时,
(1)当f=fr时,
,此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2)当f=f或f
时,,此频率称为旁带
时,
,此频率称为旁带
(3)串联谐振电路之选择性:电路电流最大值变动至倍电流
(3)串联谐振电路之选择性:电路电流最大值变动至
倍电流
最大值时,其
所对应的两旁带频率间之范围,即为该电路之选择性,通常称为频带宽度或波宽,以BW表示。
公式:
当f=f
1
或f时,其电路功率为最大功率之半,故截止频率
2
又称为半功率频率。公式:
ff
2 r
称为上限截止频率,f1fr称为下限截止频率。
公式:
若将电源频率f由小增大,则电路电流I的变化为先增后减,而质量因子Q
值越大,其曲线越尖锐,即频带宽度越窄,响应越好,选择性越佳。
当频带宽度BW很宽,表示质量因子Q值很低;若Q<10时,上列公式不
适用,此时谐振频率为。
适用,此时谐振频率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