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203T 229-2023 天麻袋料栽培技术规程.docx

DB4203T 229-2023 天麻袋料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CCS

ICS

65.020.20

CCS

B38

湖 北 省 十 堰 市 地 方 标 准

DB4203/T229—2023

天麻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GastrodiaelataBlvme.cultivation

2023-09-15发布 2023-09-15实施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03/T229

DB4203/T229—2023

I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湖北盘龙国瑞医药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盘龙国瑞医药有限公司、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果茶办公室、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医药学院、竹溪县武福岛天麻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竹溪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才华、张泽志、陈盛虎、马兆成、张勇洪、周军、周明、李坤、司海倩、贾礼桂、赵晓武、夏良荣、李敏。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719-8654909,邮箱sybzrzk@163.com;或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技术疑问,可咨询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邮箱179117170@。

DB4203/T229

DB4203/T229—2023

PAGE

PAGE1

天麻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麻袋料栽培技术的术语与定义、操作流程、地块选择、蜜环菌菌袋制作、栽种、水分与遮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挖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十堰市辖区天麻袋料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麻 Gastrodiaerhizoma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根茎。

3.2

天麻种 GastrodiaelataBlvme.seed

兰科植物天麻的种茎。长2cm~12cm,宽1.5cm~3.5cm,重量10g~15g,且不能抽薹出土的天麻块茎,黄白色,有明显的环节,顶端有尖圆形白嫩芽。

操作流程

地块选择→蜜环菌菌袋制作→栽种→水分与遮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挖,整个生产过程均记录、归档、保存。

地块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水源丰富、通风良好、土质疏松、土壤pH值5.0~6.5、无杂菌污染的生地地块为宜。其中,种植红天麻和红乌天麻,地块海拔宜为500m~800m;种植乌红天麻,地块海拔宜为800m~1200

m;种植乌天麻,地块海拔宜为1200m~2000m。大气环境符合GB3095规定,灌溉水质符合GB5084规定,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规定。

蜜环菌菌袋制作

材料混合

将粉碎、干燥的棉花壳(或甘蔗渣等材料)、锯末、麦麸皮、玉米芯以6:10:5:1的重量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再加入所有材料重量的1%石膏粉、0.5%~1%磷酸二氢钾、0.5%~1%硫酸镁、1%白糖,进行均匀混合。

打湿、发酵

将混合均匀的材料打湿,含水量55%~65%,堆积发酵3d备用。

灭菌

将发酵后的材料装入长43cm,直径10cm的聚乙烯塑料袋内,菌棒重3kg,扎紧袋口,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h~2h,121℃。

置蜜环菌菌种培养

将灭菌完毕的菌棒冷却后,在无菌室中接入蜜环菌菌种,外部包裹薄膜,25℃下室内培养3月~4月即可。生产种接入的蜜环菌菌种为二级菌种。

栽种

厢面整理

3月~4月,选择晴天,去除厢面杂物、整平底部,厢面宽90cm~100cm,深5cm~10cm,厢间沟宽30cm,深15cm~20cm。

铺蜜环菌、树枝

将蜜环菌菌袋割破、撕掉,蜜环菌菌棒置于厢面中间,袋料间距25cm,蜜环菌菌棒800棒/667m2。

蜜环菌菌棒四周、底部均铺满一层长度约10cm的树枝,树枝间距≤1cm。小树枝来源于阔叶杂木类树种。

置天麻种

置天麻种前,先在树枝上铺一层细土,确保细土完全填充树枝间隙,且覆盖树枝厚0.5cm。置麻天种时,天麻种白嫩芽头朝外,另一头紧挨蜜环菌菌棒,麻种间距≥1cm,且每个蜜环菌菌棒两侧均置6个天麻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