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如何读懂诗歌(二) 教学PPT课件.pptxVIP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如何读懂诗歌(二) 教学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读懂诗歌(二)

——由诗歌鉴赏步骤切入

诗歌鉴赏“七步骤”

(一)抓标题

(二)看作者

(三)析注释

(四)抓意象

(五)抓用典

(六)抓关键词

(七)借助选择题

观察下面的标题,说一说你从标题中获取到什么信息?

诗歌题目

可知的信息

表明时间、背景

表明诗歌题裁

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概括写作内容

揭示地点,诗歌题材

表明情感

常见标题类型

类型

举例

题目蕴含信息

《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焚书坑》《琴台》《竹里馆》

《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石灰吟》《海棠》《子规》《未展芭蕉》《流莺》

以地名为标题

往往是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昔盛今衰、历史沧桑、世事变迁、人事飘零或登临览胜、即景抒怀(壮志未酬,人生渺小)

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

往往是咏物诗:托物言志(赞美,讽刺)。或单纯写景、摹写物态

常见标题类型

类型

举例

题目蕴含信息

《山中寡妇》《卖炭翁》《里中女》《贫女》《赠妓云英》《蚕妇》《陶者》《伤田家》《王昭君》《息夫人》《贾生》《渔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邯郸冬至夜思家》《正月十五日夜》《除夜作》《小寒食舟中作》《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清明》

以人物为标题

(1)若为下层人民:同情悲悯,关注民生、底层;(2)若为历史名人:怀念景仰或寄予同情,古;(3)若为朋友同事:关心挂念,勉励祝福;(4)若为晚辈学生:激励勉励,寄寓希望

与节日有关的标题

往往是表现节日风俗、诗人处境、思家念亲、羁旅漂泊、伶仃孤苦

卷别

诗题

重要信息

2022新高考卷Ⅰ

《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2022新高考卷Ⅱ

《送别》

2022全国甲卷

《画眉鸟》

2022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

①时间(人日);②地点(南山);③事件(约应提刑懋之)

①诗的题材(送别诗);②感情基调(惜别)

①写作对象(画眉鸟);②诗歌题材(咏物);③暗示了表达技巧(托物言志)

①写作目的(饯别友人);

②诗的题材(送别诗)

卷别

标题

重要信息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

寄江州白司马

2021·全国乙卷

鹊桥仙·赠鹭鸶

2020·全国Ⅰ卷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①交代了写作事件(写诗寄给江州白司马);

②交代了写作对象(江州白司马)

①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诗);②交代写作对象(鹭鸶)。

①表明了诗歌题材(唱和诗);

②表明了写作对象(袭美);

③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抱疾杜门)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知人: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九死不悔:漫漫长路的探索—

世外桃源:疲惫灵魂的皈依—

陶渊明

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

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

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见证—

强者宣言:永不放弃的追求—

刘禹锡

明白晓畅:现实主义的革新—

白居易

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

委婉隐晦:迷惘无助的宣泄—

李商隐

论世: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干谒诗)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知人论世: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作者所处时代或遭遇

主要感情表现

作者被贬谪、被排挤时所作

作者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游学宦游

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前朝灭亡,仕于新朝)

作者是爱国诗人,如:辛弃疾、陆游、陈亮、陈与义、顾炎武、文天祥

①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立志报国;②对朝廷不满、愤懑;③寄情山水

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

收复失地、志存恢复、

思念故国、亡国之痛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国恨家仇、感时伤世、壮志难酬。如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迮:狭窄。

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迮:狭窄。

从标题中获取到的信息:

提示写作时间——秋天

暗示情感——萧瑟忧伤

从知

文档评论(0)

小姑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