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言文双文本专练-------《礼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选自《礼记·公子重耳对秦客》,有删改)
材料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选自《礼记·大学之道》,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夫公子A重耳B夫C稽颡而不拜D则未为E后也F故不G成拜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盍行乎”与“世间行乐亦如此”(《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行”意思不同。
B.稽首,指古代跪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C.“明明德于天下”与“明明如月”(《短歌行》)两句中的“明明”意思不同。
D.“此谓知之至也”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两句中的“知”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献公将要杀害他的世子申生,重耳劝申生说明情况或者逃亡,但申生出于孝道和国家大义,最终选择了自杀。
B.晋献公去世后,秦国使者暗示重耳趁机夺取君位,子犯认为应当遣返秦国使者,重耳最终遵守丧礼,一心治丧。
C.知道应当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进而能够内心安定,思虑周详,处事合宜,最终更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
D.无论是天子还是平民都应以修养品德为根本。修养好品性,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再治理好国家,再平定天下。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5.秦穆公是如何评价重耳在父丧中的表现的?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礼记·大学》,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①然掩其不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②,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教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有删改)
【注】①厌:掩藏。②忿懥:愤怒。
6.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小人闲A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2.1 等差数列的概念(第1课时) 课件.pptx
- 4.2.1 等差数列的概念(第2课时) 课件.pptx
-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辩题(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诗歌类(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思考权衡选择类(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训练倡议书(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专练辩论稿(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专练校训篇(含解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