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CSFXXX—XXXX
PAGEII
T/CSFXXX-XXXX
ICS***
B**
CSF
团体标准
人工林生长及环境因子物联网监测
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IoTbasedinformationcollectiontechnicalrequirementforgrowthandenvironmentalfactorsofforestplantation
2021-XX-XX实施
2021-XX-XX实施
2021-XX-XX发布
中国林学会发布
T/CSFXXX—XXXX
PAGE7
T/CSFXXX—XXXX
PAGE6
人工林生长及环境因子物联网监测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工林生长与环境因子物联网监测数据采集时物联网网关、传感器节点和传感器部署安装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人工林生长与环境因子物联网监测数据采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423-2010森林资源术语
GB/T30363-2013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GB/T30269.2-2013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第2部分:术语
GB/T38624.1-2020物联网网关第1部分:面向感知设备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
GB/T7665-2005传感器通用术语
GB/T33776.603-2017林业物联网第603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设备通用规范
QX/T4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QX/T6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林forestplantation
由人工直播(条播或穴播)、植苗、分殖或扦插造林形成的森林。
[来源:GB/T26423-2010,6.18]
3.2
森林资源监测forestresourcesmonitoring
根据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生态建设、科学研究等的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标准,按照确定的时空尺度,在特定范围内对森林资源分布、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来源:GB/T26423-2010,7.21]
3.3
样地sampleplot
以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的用以推算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地块单元。根据保存时间、调查方法、样地形状等的不同,样地可划分为不同类型。按保存时间分为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按调查方法分为目测样地和实测样地;按抽样单元的样地数量分为单个样地和群团样地;按样地形状分为方形样地、菱形样地、角规样地、带状样地和复合样地。
[来源:GB/T30363-2013,3.2]
3.4
标准地standardplot
按规定要求选择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定面积的地块单元。
[来源:GB/T30363-2013,3.3]
3.5
平均木averagetree
林分内具有平均直径和平均高的林木。
[来源:GB/T26424-2010,3.9]
3.6
传感器sensor
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来源:GB/T7665-2005,3.1.1]
3.7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
利用传感器网络节点及其它网络基础设施,通过无线连接方式对物理世界进行信息采集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化信息系统。
[来源:GB/T33776.603-2017,3.4]
3.8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通过感知终端,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
[来源:GB/T36951-2018,3.1.1]
3.9
林业物联网forestryinternetofthings
在森林、湿地、荒漠化和沙化等环境中,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进行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系统。
[来源:LY/T2413.2-2015,3.1.1]
3.10
感知终端sensingterminal
能对物或环境进行信息采集和/或执行操作,并能联网进行通信的装置。
[来源:GB/T36951-2018,3.1.2]
3.11
传感(器)节点sensornode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玉兰 第1部分:种质资源圃营建技术规程》(T_CSF 0080.1-2023).pdf
- 《白玉兰 第3部分:种苗繁育技术规程》(T_CSF 0080.3-2023).pdf
- 《白玉兰 第4部分:园林绿化工程应用技术规程》(T_CSF 0080.4-2023).pdf
- 《便携式泡沫灭火装置》.doc
- 《地质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docx
- 《短轮伐期速生人工纯林林龄遥感监测技术规程》.docx
- 《高–中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融合的桉树林分布提取技术规程》.docx
- 《核桃品种适应性评价技术规范》.docx
- 《机载激光雷达人工林高度信息提取技术规范》.docx
- 《机载激光雷达人工林蓄积量估算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