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的,在其看来。中国的“乐感文化”是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
文化模式,《论话》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不体现着中国“乐
感文化”的诗性智慧。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有四重内涵。
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人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乐生”的生命
精神也体现为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子罕》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其
实是在提醒我们只有在冰雪严寒这般恶劣的环境之中,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
的生命潜能。《论语》中“慎终,追远”(《学而》)的生命关怀也是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
的体现,中国人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因此要“慎
终追远”。正是由于对此世间的“人伦日用”的无比眷恋与喜爱,才产生这种以“慎终”“追
远”为核心的生命关怀。“乐感文化”是一种立足于此世问的文化。
第二,“乐群”的生存智慧。“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
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
之相互扶持,为此中国人重视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强调人际和谐。正如李泽
厚所言:“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
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须先由自己做起。”我们要“入则孝,出则第,谨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我们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乐
感文化”具有一种“乐群”的生存智慧。
第三,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
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这种坚信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体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雍也》),梁漱溟先生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概括为“孔子生活之乐”,并
对之阐释说:“一个人不过几十年顶多一百年的活头,眼看要老了!要死了!还不赶快乐一
乐么?”
第四,“乐感”的人性追寻。“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是寻
求“人道”的不断完成,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
化把握。因之,当孔子问及曾点之志时,曾子答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的“曾点气象”。此一“乐感”的人性追寻,
最终培养出理想型的“君子”,最终将中国“乐感文化”这一“文化——心理”结构内在的
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
总之,“乐感文化”包含多重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乐感文化”的研究对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愉值和现实意义,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摘编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
材料二:
“忧患意识”说是徐复观提出的,牟宗三曾予阐释。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文精神躁动于
殷周之际,其基本动力便是忧患意识。周人从商革夏命和周革殷命的历史嬗变中,发现了吉
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有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应负的责任,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忧患
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道德意识,是人确立其主体性之始,它引起人自身的发现,人自身的
把握以及人自身的升进。
忧患意识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在于一种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诗云:“如
临深渊,如履薄冰”,要点全在一个“如”字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pdf
- 202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训练卷(一)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pdf
- 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与注册管理2023继续教育 .pdf
- 2021-2022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 .pdf
- 最新东师《数据库系统》19春在线作业1 .pdf
- 智力竞赛(梦想舞台题目) .pdf
- 2023年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题 .pdf
- 六年级小考复习题(词汇分类) .pdf
- 2024届安徽省太和一中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pdf
- 初二上册英语期末词汇专项复习试题 .pdf
- 2023年高考英语真题试卷(新高考I卷)(含答案) .pdf
- 2022-2023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副本.pdf
- 大学英语词汇与语法练习题1(含答案) .pdf
- 2021-2022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pdf
- 2023年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考前冲刺卷(4) .pdf
- 人教版 PEP四年级英语下册情景交际一 问答匹配 .pdf
- 专题十读后续写(试题部分)高考英语(新高考)一轮复习专题 .pdf
- 四川农业大学大学英语(一) 《大学英语(一)》19年6月考试作业考核.pdf
- 郑州大学远教计算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pdf
- 2022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复习技巧指导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