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溜索》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docVIP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溜索》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溜索》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找出行文线索、梳理小说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细读小说,感受作者阿城的语言特色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照片,图片里就是云南怒江大峡谷,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通过图片,我们能够看出怒江大峡谷是非常高大险峻的。但是由于怒江非常险恶,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主要靠“溜索”桥。那么,什么是溜索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阿城的课文溜索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过河方式。

二、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棋王》《遍地风流》《常识与通识》《闲话闲说》《树王》《孩子王》《小城之春》等。

《溜索》选自《遍地风流》。《遍地风流》继承了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传统,内容多写世俗社会中的凡人小事。

三、速读理情节

快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

思考:①小说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②写作顺序是什么?

小说主要记叙了“我”跟随马帮汉子,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过程。

小说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9段,写马帮来到险峻的怒江边,准备过溜索。

第二部分:第10-17段,写驮队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第三部分:第18-22段,写“我”在领队的指导下胆颤心惊地溜索。

第四部分:第23-25段,写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在写作顺序上,小说先写了行至怒江,过溜索前的画面,接着写了一个精瘦的汉子挑头过溜索的画面,然后写了三个汉子过溜索,接下来又写了运送牛和驼子的情况,再就是余下的汉子过溜索的画面,接着又是我在领队的指导下过溜索的画面,然后是领队过溜索,最后写了驼队再次上路的画面。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作者是按照溜索的先后顺序进行写作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小说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

四、细读品人物

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画出与人物相关的语句,分析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着力描写的人物有马帮首领、第一个溜索的汉子及其他马帮汉子们。

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品读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马帮首领的人物形象。

小说在第3段中写到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第7段中写到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这里“懒懒”“笑一笑”“眼睛细成一条缝”“腮上绷出筋来”是神态描写,“稳稳坐在马上”“望天”“俯身看峡”是动作描写,体现了马帮首领面对险境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在第10段中,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是在检查索是否安全,动作描写体现了他谨慎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在第18段中,当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首领的“吼”及其话语,体现了领队关爱部下的性格特点。

在第21段中,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飞”“跃”“拐”“弹”等动词的连用,将马帮首领溜索、下索的麻利动作和气定神闲的气度刻画得如在目前。表现出首领的身手非凡和粗犷豪迈,举手投足间,尽显英雄本色。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领是一个从容不迫、谨慎细心、认真负责、关爱下属、身手非凡、粗犷豪迈、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马帮汉子的形象

在第10段中提到,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在12段中写到,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在这两小段人物描写中,“弹、迈、扯、跃、飞身离岸、倒手拔索、抖”等一系列动词,传神地写出了这个精瘦短小的马帮汉子身手的敏捷矫健,溜索技术的纯熟麻利,十分自信从容,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精瘦短小的汉子是所有马帮汉子的一个缩影,透过他,我们看到了敏捷矫健、勇猛无畏、自信从容的马帮群像。

五、思考与理解

除了领队和马帮汉子,小说还用大量的笔墨写了怒江大峡谷的险峻、牛以及“我”溜索过峡谷时的惊恐之态。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怒江大峡谷的环境描写

在第3段中作者描写到,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

第4段中说道,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第5段中描写到,万丈绝壁飞快

文档评论(0)

152****77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