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基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2023年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中国传统的“文”“文学”

“文学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在先秦时尚无确定的含义,可以指“文采错杂”“纹路”“文章”或

“诗歌”。

B.在先秦时代,“文”往往专指韵文,与不押韵的“笔”即接近现代意义

的“散文”概念相对而言。

C.所谓“文学”,先秦时代的含义很宽泛,或文章博学,或儒家学

说,或文章经籍。

D.所谓“文学家”,最早是由“文人”引申出来的。

2.“劝百讽一”这一说法的批评对象主要是()。

A.《史记》B.汉大赋C.白居易诗D.李煜词

3.开启虚构叙事的“自觉”时代,被鲁迅评为“有意为小说”的是()

第1页/共6页

A.《山海经》B.《搜神记》C.《世说新语》D.唐传奇

4.在词中大量运用典故,实现词体与诗学传统深度互文的做法始于

()

A.柳永惇B.苏轼C.辛弃疾D.周邦彦

5.明代文学,尤其是晚明文学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商业出版对于推动前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并无作用。

B.商业出版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C.文学生产一定程度上成了以盈利为宗旨的商业行为。

D.商业环境改编了作家的生活方式。

6.近年来,风靡一时的“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

森基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一部历史著作提出的()

第2页/共6页

A.《历史》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C.《希腊史》D.《万人军远征

记》

7.丝绸之路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交通通道。一般认为,丝绸之

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派出副使访问当时的大

国()。

A.波斯帝国B.安息帝国C.萨珊帝国D.罗马帝国

8.欧洲启蒙思想家()是一位有名的中国迷。他几乎言必称孔

子。他于1767年写就了《中国专制制度》一书,由此为自己赢得

“欧洲孔夫子”的雅号。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魁奈

9.不属于俄罗斯文明特征的是()。

A.天主教的政治作用突出。B.沙皇专制长期延续。C.社会惰性与社

会变革并存。D.具有强烈的扩张倾向。

第3页/共6页

10.获得独立后,非洲各国纷纷开始探索自身的现代化之路,不属于

非洲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是()。

A.资本主义B.非资本主义C.村社社会主义D.民主社会主义

11.以下关于“文化全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媒介形象穿越国界在世界流通,文化越来越全球化。B.文化全

球化在消灭地方文化。C.地方文化对文化全球化的抵抗是文化多元

化的体现。D.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我者”与“他者”的身份混杂趋势在

增强。

12.以下关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提法不适用于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B.“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缘起于信息生产与分配严重不平衡。

C.“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是必要的。

D.“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旨在矫正信息分配机制和结果。

第4页/共6页

13.在媒介组织与从业人员的关系中,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A.媒介组织的规范性要求影响从业人员的内容生产。B.媒介组织的

内容生产惯例约束着从业人员的内容想象。C.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打

破惯例试图改变媒介组织的生产规则。D.媒介组织的要求对从业人

员而言是一种压迫性的约束因素。

14.以下关于媒介技术与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媒介技术的

发展是社会建构的结果。B.媒介技术不能用社会建构加以解释。C.

媒介技术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结果。D.媒介技术具有束缚人类行

为的作用。

15.关于广告与新闻媒介的关系,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广告以一种总体来说可预测的方式影响新闻,而不是直接决定

新闻内容。B.广告并不能直接决定新闻的内容,但是新闻也并不能

完全独立于广告之外。C.新科技和市场定位在改变媒介的大众定

第5页/共6页

位,也在改变广告的媒介投放定位。D.新媒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受

到了广告主的重要影

文档评论(0)

180****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