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VIP

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29.120.01

CCSK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1222—2023

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PVstringI-VscanandIntelligentdiagnostic

2023-05-26发布

2023-11-2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1222—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缩略语 1

5评价指标 1

6技术要求 2

7验证及计算方法 3

附录A(资料性)I-V曲线基本形变 5

附录B(资料性)扫描精度达标率计算方法 8

NB/T1122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扬中)有限公司、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国华能源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婷、果岩、纪振双、万松、黎忠琼、曹雪原、周洪伟、李彬、张玉林、周旭、刘云峰、杨保晏、龚元平、王光希、许颇、周鑫、张玮、唐洲、卢霁明、卢盈、吴天昊、王立闯、潘海宁、刘亚楠、李春、吴水军、丁心志。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NB/T11222—2023

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组串I-V扫描与智能诊断的符号和缩略语、评价指标、技术要求、验证及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依托光伏逆变器实现组串I-V检测或诊断功能的技术性能验证,借助其他设备或部件实现扫描或诊断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见表1。

表1符号和缩略语对照表

符号和缩略语

释义

I-V

伏安特性曲线

MPP

最大功率点

Voc

开路电压

lsc

短路电流

最大功率点电压

Imp

最大功率点电流

5评价指标

光伏组串I-V扫描与智能诊断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

图1光伏组串I-V扫描与智能诊断的评价指标体系框图

2

NB/T11222—2023

6技术要求

6.1I-V扫描要求

扫描精度达标率指抽样验证的样本组串中,在线扫描拟合I-V曲线与按标准测量方法测试结果比较时,关键或选定点位、区段差异程度满足要求的组串数量与样本组串数量的比率。

对有因I-V异常组串的I-V曲线的关键点位和形状,异常组串与参比正常组串扫描结果的偏离度,与按标准方法测试结果偏离度的绝对差值在可接受范围内。

注1:有因1-V异常组串,指因设备、电气连接、运行条件或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的1-V异常组串。注2:适用时,关键点位和形状包括:开路点、短路点、最大功率点、台阶拐点,平臂、垂臂坡度。

I-V异常组串与正常参比组串同步测量,计算关键点位或区段的偏离度,将在线I-V扫描结果与标准测试结果比较,应满足以下要求:

a)开路点、短路点、最大功率点电压、电流偏离度相对差值应不超过3%;

b)出现台阶时,台阶拐点位置与组串中受影响的组件数量相当;

c)平臂坡度变陡[Vod(lsc-1mp)简易计算]、垂臂坡度变浅[(Voc-Vmp)/1简易计算]时,偏

离度的相对差值应不超过5%。

扫描精度达标率应不低于85%。

注:标准测量方法指采用1-V扫描仪进行现场组串1-V曲线的测量。

6.2

文档评论(0)

善良的小赌棍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高手是可以并存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