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VIP

海南省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省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汉字书法能集中体现人的精神气质与文化修养,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赏读下边这枚邮票上的印章,

按要求答题。

(1)这枚邮票上有两个印章,印章上的文字是属于()

A.楷书B.篆书C.隶书D.草书

(2)将邮票上的印章内容用楷体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的米字格里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轻轻打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风景无限,美不胜收,能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洗礼与智慧的

滋养。白求恩精神的博大深邃,为学生指明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着眼脚下一小步,就能再走下一步直到抵

达所要到的地方的文章精义,教给学生战胜自我就能战胜一切的生命智慧;诸葛亮对子女的劝诫,启迪学

生要明确志向,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才能学有所成;屠户面对狡猾的狼采取____的计谋,给予学生一种

生存智慧的启迪等。在语文大课堂里cháng徉,一定要不要忘了汲取智慧,力求登上精神的高地。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深邃②cháng徉

(2)解释下面词语。

①滋养②启迪

(3)“能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洗礼与智慧的滋养”中“洗礼”的意思是()

A.基督教的入教仪式B.教育与熏陶

C.锻炼与考验D.DOTA游戏中英雄全能骑士的一项技能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在文段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用古代“三十六计”里的一种计策来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默写。

(1),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

1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诸葛亮·《诫子书》)

(5)如果你有朋友从远地来看望你,你的内心感到无比喜悦,那么你想引用《论语》中的

“,”来表达你对客人的欢迎。

(6)《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三者关系的句子是,。

4.综合实践活动。

你班拟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甲】余秋雨对读书有自己精辟的见解,他在《读书的5个秘诀》这篇文章里说道:“读书是件很快乐

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余秋雨提到的读书的5个秘诀分别是:减肥、抬头、排序、返己和

脱敏。

【乙】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关媒体调查表明,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

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

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请从【甲】材料中任选两个读书的秘诀阐述其含义,或给同学们介绍两种读书方法。(选择一个问题

作答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题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考试题精选,只为考试而准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