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专题训练:故居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训练-----故居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处士故居

王建①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千柳拂堤。

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

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

注:①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沧于下僚,世称王司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写露浓烟重杂草繁茂的景象,表现出李处士故居的衰败,烘托出一种冷清的氛围,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

B.颔联赋予花月以人的情态,写院中的花儿凋落,月也是残缺的,暗示李处士故居这里已人迹罕至,表现一种落寞的情怀。

C.尾联中作者写李处士故居虽“风景宛然”,可宾、主已不在,最后一句写马的嘶鸣来抒情,表现出自己的感慨和伤怀。

D.这首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通过烟露、草树、柳堤、花月、榭、马等多种意象来表现李处士故居夜晚的阴冷凄清。

2.颈联是如何来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过裴舍人故居

唐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注释】萤,指萤火虫,多于夏季就水草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化为虫,古人因此误认为萤是由腐草化来的。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天黄叶空庭图。在一个萧瑟寒冷的秋天。诗人经过故人的旧居,这里己人去楼空,诗人独自掩上院门,看到黄叶纷纷飘落,铺满了冷清的庭院。

B.“篱花犹及重阳发”,“篱花”指篱下的菊花,写出了虽然故人不在,但是篱下的菊花仍然在重阳时节绽放,象征着友人具有高沽的情操和品质。

C.“邻笛那堪落日听”用向秀《思旧赋》之典,写诗人徘徊在故人旧居庭院里,正当落日时分,听到邻家传来笛声,更增添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总观全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静有动,气韵生动。有声有色,入目入心;点面结合,既有整体感又具体细腻;总之,本诗是一首内容及形式都比较完美的好诗。

4.简答。

(1)说出“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是什么意思,请在20字以内作答。

(2)说出“书幌无人长不卷,秋米芳草自为萤”是如何照应前面的诗句的。请在30字以内作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归故居

唐李昌符

马省曾行处,连嘶渡晚河。

忽惊乡树出,渐识路人多。

细径穿禾黍,颓垣压薜萝。

乍归犹似客,邻叟亦相过。

5.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押韵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古体诗。

B.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不是一首怀乡诗。

C.“马省曾行处”具有“老马识途”的意思。

D.“细径穿禾黍”写出诗人回家的迫不及待。

6.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平淡潇散 B.清新流畅 C.质朴沉郁 D.婉约凄切

7.本诗是怎样表达情感的,结合全诗赏析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张祜①处士丹阳故居

颜萱②

忆昔为儿逐我兄,曾抛竹马拜先生。

书斋已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

岂是争权留怨敌,可怜当路尽公卿。

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

【注】①张祜:字承吉,唐代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杜牧有一首诗赠给张祜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②颜萱:晚唐进士,中书舍人颜荛之弟,仕途屡屡不顺。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叙述诗人的人生经历写起,下文对张祜故居的描述也留有诗人的个人印迹。

B.颔联“已”“空”两字强化了张祜离世家道败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

C.颈联直抒胸臆,“岂是”“可怜”表现诗人对人人争权和公卿当道的官场现象的否定。

D.本诗选取书斋诗壁、柴扉草屋等景象,既有文化气息,又有田园色彩,意蕴非常丰富。

9.有人认为此诗突破了一般晚唐诗人的狭小境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①,送伯固归吴中故居②

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③。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注]①贺方回:名铸,北宋词人。②伯固:名苏坚,苏轼诗友。③老子:年长者自称,此为作者自指。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要“遣黄犬、随君去”,还自称为“老子”,表现了朋友间的亲昵,语言生动有趣。

B.“呼小渡”“莫惊鸥鹭”,既有作者对友人的提醒,也暗含着作者对吴中旧游的怀念之情。

C.下阕写到因为归期“天已许”,故而作者也将要启程,去见亲人爱侣,感受西湖细雨。

D.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