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画题《隋炀帝夜游》的瓷器图像.docVIP

中国传统画题《隋炀帝夜游》的瓷器图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画题《隋炀帝夜游》的瓷器图像

1缘起

清代初年,景德镇瓷器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故事图纹,为达官贵人在楼上观看一群女子策马奔驰穿梭于庭院门洞荼蘼架之间。[1]最早著录装饰此图纹瓷器的文献为1927年英国学者乔治·威廉姆森博士在伦敦出版的《粉彩之书》。此书描述了当时英国一批重要的中国瓷器收藏家所藏中国粉彩瓷器,其中收有一件雍正粉彩人物纹盘和一件乾隆粉彩大碗,都装饰此图纹。作者将图纹释读为“皇帝带随从观看女武士竞赛”。[2]

1986年法国学者米歇尔·伯德莱和盖·瑞恩特出版专著《清代瓷器:五彩、粉彩》,其中著录了法国巴黎吉美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装饰同样图纹的康熙五彩观音瓶。两位作者将此图纹释读为花木兰故事中的一个场景。[3]

1988年,美国学者希拉·开普尔在其所编著的《1700年的中国:塔夫特博物馆藏康熙瓷器》展览图录中,将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塔夫特博物馆所藏康熙青花凤尾觚上所装饰的此图纹释读为“杨门女将在为实战而操演”。开普尔进而运用艺术社会学和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将此图纹的释读与康熙时代的政治挂钩,宣称这瓷器上使用忠君报国的杨门女将题材是康熙皇帝的“古为今用”宣传手段。[4]开普尔的论述影响了西方汉学界。塔夫特博物馆策展人大卫·约翰逊(1961-2013)于1993年撰写《塔夫特博物馆藏康熙瓷器上的故事画题材》一文,文中基本照录了开普尔对这件康熙凤尾觚上主纹饰的释读及其社会背景的解释。[5]

美国朱丽雅·柯蒂斯博士曾经担任伦敦东方陶瓷学会北美代表二十余年,在中国明末清初瓷器和同时期日本外销瓷器的研究方面著述颇丰。她在1997年发表的论文《为新兴市场而创新纹饰:文学题材在十七世纪中国瓷器上的使用缘起》中,讨论了一件装饰同样图纹的雍正粉彩大盘,文章中同样采用开普尔对此图纹的释读,将盘面主纹饰称为“杨门女将在为实战而操演”。然而,她认为这个题材“涉及1644年后文人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即满洲蛮族入侵和汉族自身族群的定义”,在雍正朝,“‘杨门女将’题材依然是那些想着抵抗满清蛮族入侵的汉人心目中的爱国偶像”。[6]

西方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对此图纹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佳士得拍卖公司1995年4月30日至5月2日香港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图录中,拍品第731号康熙五彩棒槌瓶上所饰此图纹被描写为“一位情绪高涨的达官贵人由随从陪伴,在有栏杆的阳台上观看四位骑术精湛的女骑师表演[7]。在指称此图纹为“杨门女将”的几位学者著述的影响下,拍卖公司逐渐将此图纹视为“杨门女将”,例如伦敦苏富比拍卖公司2010年5月12日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拍品第71号康熙五彩人物故事图纹盆[8]、佳士得拍卖公司2012年1月23日纽约外销瓷拍卖专场拍品第390号乾隆粉彩人物故事纹盘[9]、邦瀚斯拍卖公司2017年5月11日伦敦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拍品第194号青花杨家女将图笔筒[10]等。

值得注意的是,装饰此题材瓷器长期不见于国内著名公立博物馆收藏,因而几乎不为学术界所知。叶佩兰著《中国彩瓷》书中刊登一件清代康熙青花五彩描金盘,将其图纹描写为“跑马仕女图”[11]。叶佩兰主编《明清彩瓷鉴赏与收藏》刊登一件清代康熙五彩撇口观音尊,书中将同样图纹释读为“骑马仕女图”[12]。在余春明所著《一瓷一故事:名家带你赏清代名瓷》一书中,一件装饰同样图纹的清代康熙五彩盘被描绘为“迷楼戏妃盘”[13]。

前述伦敦佳士得拍卖公司1995年4月30日至5月2日香港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图录拍品第731号康熙五彩观音瓶流传有序,最初为英国弗德雷克·雷斯-罗斯爵士(1887-1968)所拥有,后来入藏美国波士顿洁蕊堂。这件康熙五彩棒槌瓶形制工整,绘图精细,堪称此图纹的一个典范版本。围绕瓶身绘庭园楼阁、粉墙阑板、茂树巨石,五位彩衣骑马女子在其中扯缰绳扬马鞭,或你追我赶,或迎头回旋,热闹非凡。画面正中矗立一幢楼阁,一位壮硕男子站在栏杆后面,手舞足蹈,激动得抬腿跨出了扶栏。他头戴乌纱帽,身穿蓝色圆领官袍,胸前缝绣花补子,腰缠玉带。身后站着红衣、绿衣两位士子,正在自顾自攀谈。楼下骑马女子扎鬟髻,插凤簪,穿红、蓝、绿对襟箭袖绸衣,腰扎绦带,下围马面百褶裙。一青衣女子正迎头向蓝衣白裙女子驶去,而蓝衣女子的红斑马竟不回避。一红衣女子在马上回身,似乎在向楼上男子献媚。她身后紧跟一绿衣红裙女子,围红色云肩,身下的黄骠马正撒蹄飞奔。

2图像本事

事实上,“杨门女将”故事中并无此场景,这一清代早期颇受欢迎的图像题材脱胎于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在其西苑离宫观看宫人跑马的一则传说,在清朝初年形成中国故事画的一个画题,虽然在中国几乎被人遗忘,但是在同为汉字文化圈内的邻国日本,“炀帝夜游”至今依然是茶室悬挂画轴中的一个画题[14]。如今探索这个画题,在文献上可以追溯到讲史小说《隋唐两朝志传》(又名《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