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2011年3月22.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2、考古资料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粮食堆积,折重5万公斤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7000年):像甲骨文或金文“酉”字的罐子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2870年):陶和青铜酒器山东莒县大汶口墓葬(距今4000年):滤酒、贮酒、饮酒器具龙山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酒器3、现代观点酒是天然产物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下下酒贼丧德无行误工窃国上中品酒仙酒逸中中酒颠酒狂豪饮悖时论违人情中下酒荒荒废正业使气悖德酒人下上酒徒饮必过沉沦酒少善事上上品酒圣李白上下品酒贤酒董中上酒痴迷失性灵沉沦自戕下中酒鬼嗜酒如命发狂糊涂下等上等中等4.2酒礼定义:是饮酒的礼仪、礼节。初酿酒只是为了用于祭祀,表示下民对上天的感激与崇敬。关于酒的观念和风气也发生很大改变,饮酒逐渐演变成一套象征性的仪式和可行的礼节。后世的酒礼多偏重于宴会规矩,如发柬、恭迎、让座、斟酒、敬酒、祝酒、致谢、道别等等,将礼仪规范融注在觥筹交错之中,使宴会既欢愉又节制,既洒脱又文雅,不失秩序,不失分寸。4.3酒道酒道:源于上古时代形成的酒礼,体现敬、欢、宜的精神,根本要求是“中和”,即孔子所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庶民以为饮,君子以为礼”(邹阳《酒赋》),合乎“礼”,就是酒道的基本原则。中国古代酒道的根本要求就是“中和”二字。“未发,谓之中”,即是对酒无嗜饮,也就是庄子的“无累”,无所贪酒。“发而皆中节”,有酒,可饮,亦能饮,但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饮,绝不及乱,故谓之“和”。和,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就是说,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不影响政党生活和思维规范的程度最好,要以不产生任何消及的身心影响与后果为度。(戒律)4.4酒令(一)流觞传花类(二)手势类(三)骰子类(四)猜枚类(五)筹类(六)骨牌类(七)游艺类(八)谜语类(九)文戏类(十)阄类酒令也称行令饮酒,是酒席上饮酒时助兴劝

饮的一种游戏。

酒令的产生可上溯到东周时代。(画蛇添足)*《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以酒为浆”,说明在很远古的时代酒已经有酒了。《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三皇五帝)**女儿红:绍兴农村习俗,生子之年,造酒封坛贮存,待子长大,婚嫁之日开坛取酒宴宾。生子“状元红”,生女“女儿红”。花雕酒(以民族风花纹或五彩陶器装陈年加饭酒)**Shang2.3中国白酒(chinesespirits)定义:是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无色透明、口味醇厚、五种香型各有特色。白酒起源《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他,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不仅肯定白酒始于元代,还简要记叙了造酒之法。(1)一种说法源自元代(2)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3)源于南宋

1975年,河北青龙县出土一套铜制烧酒锅,年代为1161-1189年间。(4)源于北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