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导写:“网络语言”.docx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导写:“网络语言”.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导写:“网络语言”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表达赞美用“YYDS”,

表达情绪用各种表情包

高水平竞争为“神仙打架”……

有人担心,网络语言的频繁使用会导致语言失范、文字“失语”;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只是昙花一现,无需多虑;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鲜活生动,凸显个性;还有人认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网络语言”为话题,提出了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网络语言只是昙花一现,无需多虑”着眼于网络语言更新迭代迅速的特点,认为网络语言不会对传统语言词汇造成太大冲击,可保持审慎态度。第二种观点“网络语言鲜活生动,凸显个性”着眼于网络词汇的好处,可以更形象贴切地传达出人们的观点想法,体现新时代的个性。此外,材料中还有其他观点没有一一列举,但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网络语言,也许也会有人持有反对的间接。对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

写作时,考生应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即肯定网络语言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如可以促进词汇的更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折射出人们的精神气质等。但同时也应看到过度使用网络词汇的危害。比如网络语言的滥用会导致“失语症”等现象,给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新华词典》自出版后更新了十二版,引进了如“二维码”“初心”“点赞”等新词语,紧跟时代潮流,反映时代变迁。也可以列举当下社会存在的滥用网络热词现象,譬如人们习惯用“杠精”来形容发表反对意见的人,容易带给人心态上的负面影响,从而将论证指向滥用网络词语的危害,引发读者反思,使论证立足现实,更为深远。

参考立意

1.兼收网络热词,更新文化血脉。

2.吐故纳新,走向未来。

3.辩证看待网络用语,正确取舍赢得发展。

4.发展先进文化,抵制不良文化。

范文赏析

辩证看待网络用语,正确取舍赢得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在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众多有趣的网络词语应运而生,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我认为,新的网络流行语出现,是对传统文化的补充和发展,我们不应忘了文化的根,唯有兼顾网络用语与传统文化,吐故纳新,方能引领新时代。

网络用语的出现体现时代的发展进步。众多网络词语的出现,简化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方便了人们的交往。以往需要长篇大论来讨论的问题,现在仅需用一两个网络词语,就可以表达出来。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潮流,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必定也有其价值。但像潮流就值得追捧这样的思维,却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文化素养的缺乏,使得很多人在面对潮流的时候,不能够脱离这样的惯性思维,而逐渐被潮流同化。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运用好网络语言,而不盲目跟风,常把低俗的网络语言挂在嘴边,只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同时,我们在使用新的网络语言的时候,也不应该忘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尽情地享用网络语言的迅速,但同时也要放慢脚步,慢慢欣赏唐诗宋词的深厚。领略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惬意,体会“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雄浑意境,感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绚丽景致,这是网络词语达不到的深度和高度。鲁迅笔下的对当时社会人情世态的描写,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一针见血;毛泽东的诗词大气磅礴,到中流击水的英勇气概;林清玄的散文,似绝妙的画,绘出这奇妙的世界,这些也是网络用语所达不到的。悠悠历史,灿烂文化,犹如高山大海,才享受网络热词所带来的的生机与活力时,也不能忘记传承、发扬我们的主流文化。

时代在发展,网络语言的出现是必然的。在网络语言的冲击下,我们要有甄别能力,积极拥抱充满活力的健康的网络用语,也要分清场合,规范用语,不能丢掉传统文化。身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应当推陈出新,创造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全新的语言文化,去书写我们的时代赞歌,借助语言的魅力,紧跟时代步伐,描绘我们的多彩人生。

“每个人生来都是君王,但大多数在流亡中死去。”紧跟潮流,是当代社会的要求,可是追大流最终只会被平庸同化。所以请正确看待和运用网络流行语,让网络用语与传统文化同频共振,汇聚成新时代的文化长河。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