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件:第三章 第三讲 火山、地震及泥石流.ppt

初中科学课件:第三章 第三讲 火山、地震及泥石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泥石流(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3)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3.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引导泥石流流动的路径和范围。其主要的类型有:①治水工程:修建水库、水塘和引水、排水工程,调蓄和引导地表水流。②防护工程:修建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抵御泥石流的冲击。③拦挡工程:修建拦挡坝等,拦截泥石流,削弱泥石流强度。④排导工程:修建排导沟、导流堤、顺水坝等工程,规范泥石流流径,削弱泥石流强度。⑤跨越工程或穿越工程:铁路、公路、桥梁高架于沟谷上方,跨越泥石流;或者铁路、公路用隧道、明洞从下方穿越泥石流沟。防治泥石流要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而且要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4.成因上的关联性我国川、滇、黔地区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表。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3)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4)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引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解题思路】第(1)题,结合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表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属于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特点、气候、植被分析原因。第(2)题,川滇山地、黄土高原、华北和东北山地的泥石流是由降雨引起的,降雨较为集中的季节为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的泥石流是由冰川融水引起的,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易引发泥石流。第(3)题,B地区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缺少泥石流的触发机制。第(4)题,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会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流速加大,是泥石流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有些工程的建设也会增加泥石流的发生频度。故答案为:(1)千沟万壑的地表;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广布,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2)夏季。夏季降水多,洪流大;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3)B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夯实基础拓展提高冲刺竞赛夯实基础拓展提高冲刺竞赛重点中学与你有约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三讲火山、地震及泥石流 火山、地震及泥石流思维导图一、地壳变动的证明1.地壳变动的形式地壳的变动有的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有的则表现为地壳的下沉,有时进行得很剧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2.地壳变动的原因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即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放出的能量大量积累。3.地壳变动的证据(1)在青藏高原岩层中发现了古代海洋生物化石。(2)在台湾海峡海底某些地方发现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和古河道的痕迹。(3)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4)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但断崖的岩层却并非如此。(5)东非大裂谷在不断地加宽。4.地壳变动的形态(1)褶皱:水平岩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2)断层:水平岩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断裂位置发生错位的现象。“褶皱和断层”使有些地方形成高山或高原,而有的地方形成盆地或低地。【例1】下列对“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区有海洋古生物化石的解释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是海下形成的B.世界上的海洋水体数量在不断减少,导致喜马拉雅山露出水面C.喜马拉雅山所处的地方在几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水面D.过去的喜马拉雅山上有人居住,是人类将海洋生物带到山地【解题思路】喜马拉雅山所处位置原来是一片汪洋,海洋的底部有很多的海洋生物遗体堆积,地壳抬升后,洋底的沉积物被抬升到地面以上,所以才会在这一带山区发现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喜马拉雅山是地壳抬升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