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VIP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边塞诗,边塞诗表现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豪情,描写边塞雄奇瑰丽的奇异景色,表现出动人心魄的阳刚之美。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写边塞、从军、守边、战斗的诗歌,今天我们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能够有韵律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3.理解诗人无限惆怅之情、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01晓常识姓名:籍贯:作品:身份:岑参(约715-770年)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01晓常识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边塞诗

02知背景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03夯基础(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狐裘()瀚海()锦衾薄()lán干()qiāng笛()风chè红旗()qiúqīnhàn阑羌掣

04识文本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3.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4.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04识文本自主学习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04识文本自主学习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04识文本自主学习2.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04识文本

04识文本自主学习3.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一天雪景的变化。线索:诗题“白雪歌”咏雪(天气情况)“送武判官归京”人物(诗人、武判官)事件(归京)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04识文本自主学习4.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1-14)宴请归客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15-18)送别依依不舍的心情。送别(11-18句)(1-10)从不同侧面咏雪。

1.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一)赏析咏雪北风席卷着大地,把强韧的白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大风把雪吹进了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也挡不住严寒;将军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都护的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

2.开头两句写什么?那几个字用得好?好在哪儿?突出了边塞怎样的特点?“卷”“折”“飞”三个字用得好。“卷”“折”二字形象的写出了风势的强劲猛烈,“飞”字勾画出漫天雪飘的景象。突出了边塞风狂雪早的特点。风卷草折,八月飞雪。

3.对雪的描绘,哪两句最精彩?为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2)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的特点,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雪花给树木披上银装,一片银白的世界在诗人眼里,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梨花那样美妙,给人的感觉仿佛春天来临。

(3)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