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语文(古代诗歌形象题)含答案.pdfVIP

2022年高三语文(古代诗歌形象题)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10页

古代诗歌形象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孤桐①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②③

[注]①此诗写于王安石锐意改革、推行新法之际。②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③五弦

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

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没有运用律诗起承转合的一般结构,但意脉清晰,结构简单明了。

B.诗歌取象“孤桐”,运用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

C.整首诗主要运用托物言志、夸张和用典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孤桐的气质和品格。

D.诗的前三联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描写了孤桐的特征,寄寓了诗人丰厚的情感。

解析:选CC项,“整首诗主要运用托物言志、夸张和用典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孤桐的

气质和品格”说法错误,没有夸张。

★(2)诗人借“孤桐”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答:

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解析:诗前六句表现孤桐的特点:深深扎根于大地,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

高耸入云;岁月越久,树越壮实;烈日越骄,叶越浓密。然后联系诗人的经历和遭遇,分析

诗人的人生追求:为人要像梧桐,正直虚心,努力向上;脚踏实地,坚定信念;万难不屈;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通过用典,表达自己要像舜一样解万民之愁苦,愿为解除老

百姓的疾苦而献身。

参考答案:①诗人借孤桐枝繁叶茂、干直入云、凌霄不屈、扎根深入的特点表达正直向

上、坚强不屈、虚心、愈老弥坚的人生态度。②尾联借五弦琴的典故表达诗人关心百姓疾苦,

甘愿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题章正字道正新居

朱庆馀

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

全无竹可侵行径,一半花犹属别人。

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

近来渐觉青莎巷,车马过从已有尘。

[注]①正字:古代官职名。②青莎巷:唐代杭州城内的地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楼南畔”交代了章道正新居的位置,“独”“贫”二字点明了主人的生活状况。

B.颔联写新居行径无竹、花半属他人,渲染了“贫”,也暗示新居有一丝清雅之气。

C.颈联写新居的周边环境,因与僧为邻,受寺院钟鼓的吵闹,故生出“嫌”的态度。

D.末句化用陶渊明“而无车马喧”“户庭无尘杂”等诗句,反衬新居特点,含蓄蕴藉。

解析:选CC项,“因与僧为邻,受寺院钟鼓的吵闹”分析错误,吵闹来自御楼,与

僧为邻恰显宁静。故选C。

★(2)新居主人章道正是

文档评论(0)

单元金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