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作文猜想二】乡愁家国,两岸亲唤起共同记忆
一、作文素材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乡愁》《听听那冷雨》《白玉苦瓜》等。其诗文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西方现代精神,意象奇特,韵律优美,字里行间闪烁着灵动的情韵和任侠之风。2017年12月14日,这位文坛巨匠在台湾因病去世,享年89岁。他是写过《乡愁》的余光中;他是课本里陪伴一代又一代成长的余光中;他是用文字温暖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余光中。
二、构思点拨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尽管提起余光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乡愁》,但这位“乡愁诗人”曾经这样自问,“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都在他的生命中刻下过深深的印记。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三者的感情,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在21岁那年离开中国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然后我投入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那么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念念不忘,也成为我一个中国结。”
我们熟悉的《乡愁》有四小段,分别描述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的分离四个部分。然而,几乎不为大众所知的是,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曾朗读过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从1992年受邀首次重登大陆这片故土,余光中曾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他丝毫不掩对祖国大陆的热爱,因为他对大陆母亲爱得深沉,因为他有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幼年、青年时期曾辗转多地。新中国成立那年举家迁至香港,第二年奔赴台湾。直至1992年他才再次回到大陆。至此,他与大陆相隔了四十三年之久。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余光中萌生了对生命的漂泊感及对安顿的向往之情,如此便使得他起心开始了乡愁诗的创作。
就和余光中同一时期赴台的人而言,此种漂泊感是由于台湾与大陆的长时间隔绝而造成的,他们曾在大陆生活多年,现在远离家乡,思念故乡便成了这一群体的共同记忆。乡愁是余光中乡愁诗的灵魂,从创作《甥》开始,他漫长的怀乡之旅便拉开了帷幕。
余光中诗歌里乡愁所具有的内涵主要有如下三种:其一,对故乡的思念;其二,对传统文化的思念;其三,对祖国统一的期望。
1、对故乡的思念
乡愁是由于人长时间远离家乡也萌生的一种情绪。世代居住的故土,自己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回去,故此便萌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思念及愁绪,也就是乡愁。
余光中诗歌中乡愁的第一种内涵即对乡土中国的思念。什么是乡土中国呢?乡土中国即余光中诗里的家园记忆,属于近乎自然的中国,系生养作者的故乡,故乡上的习惯及习俗,其不单单是作者生命的根系,亦属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根源。简言之即对祖国山水、家人朋友的思念。
2、对中华文化的思念
除对故乡的思念外,对中国文化的思念属于余光中乡愁的又一内涵。文化即一个群体于一段时间内汇聚而成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和由此群体意识辐射而出的所有活动。
“文化中国”即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文化汇聚,中国的传统,民族的文化属性。比方说孔子所推崇的伦理文化,老子所推崇的无为思想,所有文化的汇聚及影响等。“文化乡愁”即乡愁漫延至文化领域,相对于乡愁中国里的情感而言,文化乡愁所具有的内涵要更饱满一些。
从更高层面来看,余光中诗里的乡愁可以说属于文化乡愁的范畴。余光中生于南京,自幼便熟读诗书,故乡及祖国对他来说不单单具有地域、风土属性,同时还具有文化、历史、艺术、诗词属性。诗歌里的意象系余光中文化乡愁的寄托,月亮、长江、民歌、屈原及苏轼等均属于他抒发乡愁的媒介。
3、对祖国统一的期望
对祖国统一的期望同样属于余光中诗歌里乡愁的一种主要内涵。无论是对故乡的思念,抑或对中华文化的思念,归根结底,其内心深处的愿望是一种期望,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归故土。
余光中在《乡愁》里通过对邮票、坟墓及海峡等意象的描绘,再通过对少年、中年、晚年这人生三个时期的勾勒,以展现自己对海峡相隔的愁绪,同时归乡的路也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更加艰难。母亲及大陆等记忆里美好的事物均由于时间与空间层面的阻断而遥远、思念。
即使思念也无法相聚、回归,作者心里的痛苦已然超出了海峡的范畴,由此其对祖国统一的期望便跃然纸上,同时也与其对故乡的思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希望回归生养自己的故土相响应。
综上所述,余光中诗歌里的乡愁除了对故乡的思念外,还包含了对中华文化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望,其诗所展现出来的浓浓乡愁让读者感同身受,回味悠长。
诗人洛夫曾将乡愁诗分为大乡愁和小乡愁,小乡愁抒个人心绪,而大乡愁抒的是家国情结——这也就是余光中后来在大陆访问时反复谈到的,华人群体所不能舍弃的,其实是一种“文化乡愁”。在现在的全球化背景之下,它可能看起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