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GB/TXXXXX.1—XXXXIPv6演进技术要求第1部分:参考架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IPv6演进技术网络参考架构,在运营商及行业网络中的部署要求,以及在运营商和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
本文件适用于支持IPv6演进技术的运营商及行业网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IPv6演进技术IPv6evolutiontechnology
利用IPv6协议的能力,结合软件定义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的包括分段路由、安全隔离、质量保障、智能管理等的新型网络技术体系。
3.2
分段路由segmentrouting
一种扩展的源路由技术,是入节点在数据报文中附加一个包含Segment列表的头,在路径后续的节点上这些Segment对应的指示被逐一执行。在MPLS网络中,Segment被编码为一些MPLS标签。在IPv6网络中,通过使用一个新的分段路由头(SegmentRoutingHeader)来保存这些Segment,同时Segment会被编码为IPv6地址的形式。
3.3
基于IPv6数据平面的分段路由segmentroutingoverIPv6dataplane
基于IPv6数据平面的分段路由,即SRv6,是分段路由技术在IPv6网络中的实现。SRv6中的分段被编码为IPv6地址的形式,并且使用一种新的分段路由拓展头(SegmentRoutingHeader)来携带分段。
3.4
增强型虚拟专用网enhancedvirtualprivatenetwork
2
GB/TXXXXX.1—XXXX
对虚拟专用网(VPN)的增强,也称为VPN+,能够提供增强的隔离特性,对不同用户网络的资源进行隔离,从而使某个用户网络负载的变化不会影响其他用户的业务。
3.5
随流信息自动化质量测量in-situflowinformationtelemetry
一种逐包粒度的随流质量测量方法,通过报文携带测量数据,实现可定制流的路径还原和流转发质量信息实时采集等功能。
3.6
IPv6BIER组播bitindexexplicitreplicationoverIPv6dataplane
利用IPv6头的扩展部分,封装BIER复制转发所需的信息,适合于IPv6网络组播业务的承载。
3.7
感知应用的IPv6网络Application-awareIPv6Networking
利用IPv6头的扩展部分,携带应用相关信息,使网络能够感知到应用及其需求,并为其提供精细的差异化服务。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N6:应用感知网络IPv6(Application-awareIPv6Networking)
BIERv6:IPv6网络中的位索引显式复制(BitIndexExplicitReplicationIPv6)
EVPN:以太网虚拟专用网(EthernetVirtualPrivateNetwork)
iFIT:随流检测(In-situFlowInformationTelemetry)
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Protocolversion6)
OAM: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
SR:分段路由(SegmentRouting)
SRv6:基于IPv6数据平面的分段路由(SegmentRoutingoverIPv6dataplane)
SliceID:网络切片标识(NetworkSliceIdentifier)
5IPv6演进技术网络参考架构
IPv6演进技术是面向云时代的智能IP网络,IPv6+可以满足承载和云网融合的灵活组网、业务快速开通、简化网络运维、优化用户体验按需服务、差异化保障等承载需求。
IPv6演进技术包括以IPv6分段路由SRv6、IP网络切片VPN+、随流检测、IPv6组播BIERv6和应用感知网络APN6等协议为代表的协议创新,包括以网络分析、自动调优、网络自愈等网络智能化为代表的技术创新。
3
GB/TXXXXX.1—XXXX
控制器
控制器
信息采集路径编排
P
CE
P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Pv6地址分配和编码规则 应用基础设施服务商 编制说明.docx
- IPv6地址分配和编码规则 应用基础设施服务商 征求意见稿.docx
- 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核心路由器 编制说明.docx
- 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核心路由器 征求意见稿.docx
- 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数据中心交换机 编制说明.docx
- 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数据中心交换机 征求意见稿.docx
- IPv6支持度评测指标与测试方法 第2部分:移动互联网应用(APP) 编制说明.docx
- IPv6支持度评测指标与测试方法 第2部分:移动互联网应用(APP) 征求意见稿.docx
- IPv6支持度评测指标与评测方法 第1部分:网站 编制说明.docx
- IPv6支持度评测指标与评测方法 第3部分:IP承载网 编制说明.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