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华佗论病理神方-论论积聚瘕杂虫
卷一
一○一八·论积聚瘕杂虫
积聚瘕杂虫,皆由五脏六腑真气失。邪气并而来,其状各异,有害人与不害人之区。
其为病,有缓速痛痒之异。盖因内外相感,真邪相犯,气血熏搏,交合而成。积者系于脏,聚者系于腑,者系于气,瘕者系于血,蛊者血气食物相感而化之。积有五,聚有六,有十二,瘕有八,蛊有九,其名不等。积有心、肝、脾、肺、肾之异;聚有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分;症有劳、气、冷、热、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别;瘕有青、黄、燥、血、脂、狐、蛇、鳖之区;虫有伏、蛔、白、肉、肺、胃、赤、弱、蛲之名。
为病之说,出于诸论。治疗之法,皆具于后。
卷一
一○一九·论劳伤
劳者,劳于神气。伤者,伤于形容。饥饱过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度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又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营,夜感之则病卫。营卫经行,内外交运,而各从其昼夜。始劳于一,一起于二,二传于三,三通于四,四干其五,五复犯一。一至于五,邪乃深,真气自失,使人肌肉消,神气弱,饮食减,行步难,及其如此,则虽有命,亦不能生。故《调神气论》曰:“调神气,戒甚微,甚涩,甚滑,甚短,甚长,甚浮,甚沉,甚紧,甚弦,甚洪,甚实,皆起于劳而生也。
卷一
一○二○·论传尸
凡人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传尸之疾。其候咳嗽不止,或胸膈胀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颠风发歇,或便溺艰难。或因酒食而得,或因风雨而来,或因问病吊丧而感受,或缘朝走暮游而偶染,或因气聚,或因血行;或露卧于田野,或偶会于园林,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
卷一
一○二一·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肝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王于春,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发汗,弱则不可下,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则为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实而微则为不及,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胁胀满。大凡肝实引两胁下痛,其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其脉沉而急。浮而急亦然,主胁支满,小便难,头痛眼眩,其脉急甚,恶言,微急气在胁下,缓甚呕逆,微缓主脾,太急内痈吐血,太甚筋痹,小甚多饮,微小消痹,滑甚则颓疝,微滑遗溺,涩甚流饮,微涩挛。又肝之积气在胁久不去,则发咳逆,或为疟疾,虚则梦花草茸茸,实则梦山林茂盛。又肝病如头痛目眩,肢满囊缩,小便不通,十日死。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长而急,乃反短涩,是为金克木,十日死,不治。又肝中寒,则两臂不举,舌本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者是也。肝中热则喘满多怒,目疼腹胀,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怖,眼赤视不明,其脉左关阴实者是也。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如疟状,不欲食,妇人月水不来,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
卷一
一○二二·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心居五脏之首,有帝王之称,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又生血,属于火,王于夏,手少阴是其经。凡夏脉来盛去衰,是名曰钩,反此者病。若来盛去亦盛,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盛为不足,病在内。太过则令人热而骨痛,口疮舌焦,引水不及,则令人烦躁,上为咳唾,下为气泄,其脉来如连珠,如循琅曰平脉。来累累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又思虑过多,怵惕伤心,心伤则神失。神失则恐惧,又心痛手足寒过五寸,则旦得夕死,夕得旦殁。又心有水气,则身肿不得卧,烦躁。心中风则翕翕发热,不能行主,饥而不食,食则呕吐。夏心王,左寸脉洪浮大而散曰平,反此则病。若沉而滑者,水克火,十死不治。弦而长者,木来归子,其病自愈。缓而大者,土入火,微邪相干无所害。心病则胸中痛,四肢满胀,肩背臂膊皆痛,虚则多悸,惕然无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悲时常眩仆。
心积气久不去则忧烦,心中疼,喜笑不息,梦火发。心气盛则梦喜笑恐畏。邪气客于心,则梦烟火。心胀则短气,夜卧不宁,时有懊,肿气来往,腹中热,喜水涎出。凡心病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又左寸脉大,则手热赤肿,太甚则胸中满而烦,面赤目黄。又凡心病则先心痛,而咳不止,关膈不通,身重不已,三日而死。心虚则畏人,瞑目欲眠,精神不倚,魂魄妄乱,心脉沉小而紧浮,气喘。若心下气坚不下,喜咽唾,手热烦满,多忘太息,此得之思虑太过。其脉急甚则螈,微急心中痛引腰背痛不下食。太缓则发狂笑,微缓则吐血,大甚则喉闭,微大痛引背多泪,小甚则哕,微小则消脾,滑甚则为渴,微滑则心疾,引脐腹渴,涩甚喑不能言。又心脉搏坚而长生,强舌不能语,软而散,当慑伏不食。又急则心疝,脐下有病形,烦闷少气,大热上煎。又心病狂言汗出,烦躁厥冷,其脉当浮而大,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