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时程分析法基本概念适用范围特别不规则建筑甲类建筑超高层建筑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刚性楼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分配木楼屋盖等柔性楼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从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普通预制板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半刚性楼盖建筑,可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考虑空间作用、楼盖变形、墙体弹塑性变形和扭转的影响时,可按各有关规定对上述分配结果作适当调整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FviHiFviFEvk楼屋盖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分配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的屋架(8、9度)长悬臂和其它大跨结构(8、9度)高层房屋(9度)地震作用标准值6.2.4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内力基本组合设计值承载力设计值承载力调整系数抗震变形验算弹性变形验算目的:防止非结构构件出现过重破坏范围:框架、框架—抗震墙、框支抗震墙多高层钢筋砼房屋表达式:弹性层间位移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层高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目的:防止倒塌或严重破坏范围: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方法薄弱层位置的确定:表达式:弹塑性层间位移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范围应验算结构8度III、IV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单层钢筋砼柱厂房横向排架甲类建筑、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砼和钢结构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砼框架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结构高层钢结构宜验算结构超高和竖向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7度III、IV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砼和钢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砖房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方法简化方法适用范围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砼框架不超过20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框架单层钢筋砼柱厂房方法静力弹塑性方法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法6.2.5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要求定义与基本内容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称为概念设计。基本内容有三部分:1.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2.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选择;3.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设计。意义“计算设计”很难有效控制结构的薄弱环节,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结构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计算模型、材料、阻尼变化等)经验总结、定性判断含义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时需要运用工程判断解决或处理具体问题。1建筑形状选择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对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类型的建筑结构应按《抗震规范》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对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整体性好;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突变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步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防震缝要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上部结构完全分开。当结构需要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结构对称——有利于减轻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形状规则——在地震时应力集中现象较少,有利于抗震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平面内使结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 相一致,避免扭转效应高度方向均匀变化,避免薄弱层,减小变形集中、鞭梢效应对称、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基本概念建筑抗震概念设计§1.3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二、把握建筑体型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结构对称——有利于减轻结构的地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