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05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2434—2022
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ce?production?with?two?strong?and?two?high
characteristics
2022?-?01?-?29?发布 2022?-?03?-?01?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2434—202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作物学会、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衢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台州市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叶波、王岳钧、陈叶平、陈进红、纪国成、许剑锋、曾孝元、何豪豪、王宏
航、范飞军、倪日群、薛占奎。
I
DB33/T?2434—2022
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的品种选择、育秧移栽、目标确定、培育壮秧、基本苗和密度
确定、水分管理、肥料管理、病虫防治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晚粳稻、杂交晚稻大穗型品种高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525 有机肥料
NY/T?3245 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两壮 two?strong?characteristics
秧苗健壮、稻秆健壮。
3.2
两高 two?high?characteristics
高群体总颖花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高籽粒充实度(结实率、千粒重)。
4 品种选择
选用大穗型品种,具体品种见附录A的A.1,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要求。
5 目标确定
根据所选择品种的特性和栽培制度,因地制宜确定两壮两高指标(附录A的A.2),即确定目标667?m
2
(亩)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6 培育壮秧
1
类型
栽培
方式
行株距
(㎝)
亩丛数
(万)
每丛
本数
亩基本苗
(万)
亩用种量
(kg)
杂交
晚稻
手插
30×20
1.1
1
1.1
0.4~0.5
30×27
0.83
2
1.6
0.6~0.7
机插
30×20
1.1
2
2.2
0.9~1.0
30×27
0.83
2.5~3
2.1~2.5
0.9~1.1
常规
粳稻
机插
30×(14~18)
1.3~1.6
3~4
5.0~6.5
2.0~2.7
DB33/T?2434—2022
按NY/T?3245的要求做好叠盘出苗育秧。
7 基本苗和密度确定
7.1 基本苗数量为适宜有效穗数和单株成穗数的比值,示例见附录?A。
7.2 理论计算的基本苗与生产应用基本一致。不同类型水稻不同栽培方式按表?1?确定合理的行株距。
表1 晚稻种植密度
8 水分管理
8.1 整田时开好丰产沟,实行垄畦栽培,中间丰产沟宽常规水稻?30?cm~40?cm,杂交水稻?50?cm~60?cm,
够苗后多次加深至?25?cm~30?cm。
8.2 浅水或满沟水插秧,薄水护苗,遇低温或高温时灌深水;分蘖期保持湿润,够苗前搁田;幼穗分
化至抽穗浅水勤灌;齐穗期后干湿交替。
9 肥料管理
9.1 增施有机肥
亩施有机肥300?kg~500?kg(折纯氮约3?kg),有机肥质量符合NY/T?525的要求。
9.2 配方施肥
根据各地测土配方数据进行配方施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1:(0.4~0.5):(0.9~1.0)。宜
施用缓控释肥。
9.3 氮肥用量
不同类型水稻、不同产量目标的化学氮肥用量按表2的规定。
2
亩产(kg)
常规晚粳稻
亩施用量(kg)
杂交晚稻
杂交籼稻亩施用量(kg)
籼粳杂交稻亩施用量(kg)
纯氮
折尿素
纯氮
折尿素
纯氮
折尿素
650
10~13
20~28
10~12
20~24
11~13
22~28
700
11~15
24~32
10~14
24~28
12~15
26~32
800
14~17
30~36
12~15
26~30
14~18
30~37
>900
16~19
34~40
/
/
17~20
37~4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CECS 1137-2022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docx
- T_CECS 1140-2022 景区人行悬索桥工程技术规程.docx
- DL_T 2558-2022 循环流化床锅炉基本名词术语.docx
- NB_T 11053-2023 自动快速负荷转供装置技术要求.docx
- T_CECS 1351-2023 智慧医院无源光局域局工程技术规程.docx
- T_CECS 1222-20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错位连接技术规程.docx
- DL_T 2532-2022 高压直流保护装置现场试验导则.docx
- YY_T 1426.3-2017 外科植入物 全膝关节假体的磨损 第3部分:位移控制的磨损试验机的载荷和位移参数及相关的试验环境条件 含2023年第1号修改单.docx
- NB_T 11054-2023 防孤岛保护装置技术规范.docx
- T_CECS 1209-2022 成型钢筋加工配送服务评价标准.docx
- DB33_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3_T 586-2022 水库基础数据规范.docx
- DB3309_T 87-2021 金塘李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3_T 953-2021 中华鳖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33_T 2460-2022 盆栽梅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3_T 2413-2021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规程.docx
- DB33_T 794-2022 黄姑鱼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33_T 2509.1-2022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技术指南 第1部分:总则.docx
- DB33_T 2469-2022 贻贝冷冻干燥技术规范.docx
- DB3201_T 1180-2023 中小型养猪场种养循环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