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曲麻莱县基本情况.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麻莱县基本情况

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因境内有“曲麻河”、“莱阳”大滩而得其名,为黄河源头第一个藏族聚居的纯牧业县。黄河发源于麻多乡的约古宗列,藏语意为炒青稞的锅,,长江北源主要源流勒玛河、楚玛尔河、色吾河、代曲河均发源于本县,是我国南北两大水系的主要涵养区之一。全县辖约改、巴干、秋智、叶格、曲麻河、麻多1镇5乡19个牧委会2个移民村,总人口3.2万人,居住有藏、汉、回等民族。总面积5.2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3.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县政府所在地约改滩镇,藏语意为“文字场”,也有人译做“晒经地”、“诵经地”,相传唐代大僧人玄奘赴天竺取经,曾在这里停留休息译经而得“约改滩”其名)海拔4200米,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省会西宁874公里,距州府结古镇248公里,是青海省乃至全国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

曲麻莱县历史悠久。早在两万年前,玉树西部曲麻莱地区就有人类定居,历史上属西羌故地,隋唐时属吐蕃领地。约在十二世纪中叶,囊谦部落在玉树出现的同时,在曲麻莱南部出现了年措部落。1921年以后陆续从果洛、四川迁居的牧

民,逐步形成了九个部落。1941年设置星川设置局,1950年省政府改星川设置局为曲麻莱设置局,1952年建立曲麻莱工委,1953年建曲麻莱县,属省直辖,同年划归玉树藏族自治,区,州。

曲麻莱县区位优势突出。东北部与果洛州玛多县接壤,西经可可西里与西藏、新疆相衔,北以昆仑山主脉与格尔木市、都兰县分界,历来是川西北、果洛、玉树等地进出西藏的重要商道,109国道和青藏铁路从本县西部的五道梁、不冻泉穿过,曲不公路由东向西横贯全县,区位优势极为突出。

曲麻莱县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金、银、铁、铜、钼、煤、水晶、食盐等20余种,其中麻多乡境内的大场岩金矿储量惊人,被誉为“亚洲第一矿”。此外风能、水能资源丰富,发电蕴藏潜能巨大。珍稀野生动物众多,繁衍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雪豹、棕熊、黑颈鹤、斑头雁、金雕等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野生动物的天然王国。

曲麻莱县旅游资源神秘独特,历史遗址众多,著名的格萨尔王登基台、格萨尔王妃浴池“珠穆嘎卡”、“格萨达然”等遗迹至今尚存。位于曲麻河乡境内的唐蕃古道“长江七渡口”,曾是祖国内地进入西藏的重要驿站。昆仑山主峰玉珠峰、玉溪峰是中华道教文化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外知名的登山、探险、科考之绝佳场所。

一、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生态立县、畜牧稳县、科教兴县、项目建县、旅游强县、非公活县、依法治县、以德育县”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加快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作为主要任务,突出抓项目、保增长,建生态、调结构,推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主线,强化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抓好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计民生,在应对挑战和抢抓机遇中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民生改善。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05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62%,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0.7%。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递增5.18%、9.83%和12.6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末的61,15,24调整到2008年的58.53,14.08,27.39。人均GDP由2005年末的3764元增加到2008年的9413元,比2005年末增加5454元。经济增长实现了由结构调整到稳步增长的转变,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曲麻莱县是全省著名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西宁毛”的十大产区之一。近年来,曲麻莱县扎实推进畜牧业“五项工程”,通过改善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培育特色畜种品牌,加快

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探索畜牧业产业化路子,使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十一五”以来,建成网围栏224万亩,畜棚近2万座,牧民定居点4472户,人畜饮水井100余眼。建成了扎加羊、野血牦牛、白绒山羊繁育基地,实施奶制品加工、矿泉水生产以及红景天开发等产业化项目。扶贫开发进展加快,累计脱贫5752人。截止2008年底,全县存栏各类牲畜47.73万头只,繁活率、总增率分别达88.85%和23.34%,畜牧业产值1.44亿元,比2005年增长3.14倍。牧民人均纯收入2743元,比2005年增加486元。

三、生态保护工程扎实推进。

2004、2006年我县退牧还草工程总投资5117.5万元,项目实施区曲麻河乡、叶格乡、约改镇,其中,搬迁户389户、留居户2339户,主要内容为围栏草场和饲料粮补助,目前已全部完成。2005年我县封山育林工程在约改镇的郭涌那却、目扎,巴干乡的布考、腰青,秋智乡的登恩考、达青牙达,曲麻河乡的楚麻尔

文档评论(0)

星星点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