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列文的爱情观比较.pdf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列文的爱情观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2卷第6期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2NO.6

2018年12月JournalofShanxiDa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Dec2018

文章编号:1674-0882(2018)06-0041-05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列文的爱情观比较

刘素梅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对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研究中,以往论者大多只关注和探讨安娜的形象及意义,对列文却少有

提及和分析,其实列文在作品中是与安娜同等重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对比安娜和列文的爱情观差异,及由

此派生出的两人不同的爱情理解及角色定位,深入分析安娜和列文所隐喻的爱情哲理,解读《安娜·卡列尼娜》的社会

意义。

关键词:安娜;列文;爱情观;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4(512)文献标识码:A

一个多世纪前,列夫·托尔斯泰就敏锐地发现此融合又相互对立的形象,艺术地折射出社会变革

了新旧交替时代的社会变化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在时期,人们内心的躁动焦灼、痛苦迷惘和对美好未

他的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提出了每个时代来的不懈追求,而托尔斯泰通过安娜和列文“这一

的人都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究竟应该怎样生个”所呈现的自我发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

—人

活才能得到幸福,并以他对社会问题深刻的认识和毁灭,即使在21世纪的现在,仍然对我们处理婚姻

独有的洞察力,通过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艺术地爱情中的诸多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表现出来。托尔斯泰在小说中一、安娜和列文爱情观差异比较

虽然着力刻画了安娜这个追求爱情的贵族女性,并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对安娜的悲剧表现出理解和同情,但他更明确地肯包括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及所认为的爱情在社会生

定了列文所具有的为信仰为灵魂而生活的宗教精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等,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

神境界。以往论者大多只关注和探讨安娜的形象特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安娜和列文同属于俄罗斯贵族

点及意义,对列文却少有提及和分析。事实上,列阶层中勇于追求幸福者,但安娜所追求的是爱情生

文在小说中不仅同安娜一样,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活的幸福,而列文在追求爱情的同时,更关注人生

主要人物,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比安娜更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比较安娜和列文对爱情本质的

重要的形象,因为在他的身上,托尔斯泰寄托了自理解以及爱情角色定位,不难发现两人的爱情观存

己的思想和理想。1878年托尔斯泰在致拉钦斯基的在不少差异。

信中曾明确说道:“这所建筑的联结不靠情节和人(一)安娜的爱情理解感性而模糊的爱情理解

[1]

物之间的关系,而是靠一种‘内在的联系’”。这里导致了安娜对爱情的态度过于偏激自我。小说中的

所谓“内在的联系”,笔者认为就是指列文在小说中安娜经历过两段感情:一段是她与卡列宁的婚姻,

并非安娜的陪衬,而是与安娜对照并存的另一个艺一段是她与伏伦斯基的婚外情。安娜与卡列宁结婚

术典型,即列文和安娜是相辅相成、互为存在的两是由姑妈做主的,当时她只有18岁,而省长卡列

个主要形象,这一点,从《安娜·卡列尼娜》是以安宁要大她20岁。作品没有直接描写安娜和卡列宁

娜和列文两条线索构建的拱形框架来作为叙事的的婚姻生活状态,而是通过安娜移情别恋后对丈夫

整体架构的设计也可印证。作品中两个人同样毕其和儿子的嫌恶,以及卡列宁对和妻子8年“幸福生

心力对个人幸福道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