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
备案号:
青
DB63
海省地方标准
DB63/T759—2008
2008-12-26发布
同德短芒披碱草
2009-01-24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63/T759—2008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技术内容 1
2.1品种来源 1
2.2特征特性 1
2.3经济性状 1
2.4栽培技术要点 2
2.5生产能力及适宜地区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3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产能力情况 4
II
DB63/T759—2008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同时,总结了多年来同德短芒披碱草的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本着科学、实用、先进的原则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明德、李发录、窦声云、石玉龙、张海林、莫玉花。
本标准自2009年01月24日起实施。
1
DB63/T759—2008
同德短芒披碱草
1范围
本标准记录了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breviaristatus(Keng)kengcv.Tongde)的来源、品种特征特性、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及适应区域等。
本标准适合于草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和生产单位对该品种的鉴别、繁育、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时应用。
2技术内容
2.1品种来源
同德短芒披碱草是在青海省同德县巴滩地区天然草场上采集野生短芒披碱草种子,经过30多年的混合选择、栽培驯化而培育出的牧草品种,2006年12月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野生栽培品种,登记号为331。
2.2特征特性
2.2.1植株性状
同德短芒披碱草属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牧草,具短而下伸的根茎;茎直立,高70㎝~115㎝,具3节~4节,无毛,下部节多膝曲;叶片扁平,线形,长6㎝~18㎝,宽5㎜~10㎜,无毛或上面及边缘疏生柔毛;叶鞘光滑,短于节间;叶舌顶端平截,长0.5㎜。
2.2.2花序
穗状花序,疏松、柔软而弯垂,长10㎝~18㎝,宽8㎜,穗轴棱边粗糙或具短纤毛;小穗灰绿色,成熟后稍紫色,常以2枚生于穗轴一节,长10㎜~15㎜,含4朵~6朵小花;颖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短于第一小花,长3㎜-5㎜,具1脉~3脉,先端渐尖或具长1㎜的短芒;外稃披针形,背部被短小微毛或无毛,具5脉;第一外稃长7㎜~9㎜,顶端具2mm~5㎜的短芒;内稃顶端钝圆,脊上粗糙或具稀疏小纤毛;花药长1.5㎜。
2.2.3种子性状
颖果为狭披针形,灰褐色,长6.4mm~8.6mm,中宽1.6mm~2.1mm;去稃后的种子先端具茸毛,灰白色,长4㎜,腹面微凹,具一明显纵肋。
2.2.4生育期≥0℃年有效积温1200℃以上,全生育期110天~113天。
2.2.5抗逆性
耐寒,重霜后仍保持青绿,在-36℃的低气温下能安全越冬,生长良好;较耐旱、耐盐碱,在pH7~8.5的土壤上生长发育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
2.2.6抗病虫害性抗病虫害性较强。
2.3经济性状
2.3.1茎叶比
2.26:1(叶占鲜重30.67%)。
2.3.2分蘖
当年分蘖6个~10个,水分充足、土壤疏松时,最多可达25个。
2.3.3结实性
2
DB63/T759—2008
具穗节14个~18个,每穗节具2个小穗,每小穗含4朵~6朵小花;种子成熟整齐,籽粒饱满,千粒重为3.8g~4.6g。
2.3.4营养成分和适口性
在盛花期测定,粗蛋白质占干物质的11.09%,粗脂肪2.39%,粗纤维38.71%,无氮浸出物39.83%,粗灰分7.98%。叶量丰富,茎叶柔软,适口性好。
2.4栽培技术要点
2.4.1地面处理
耕翻25㎝~30㎝,耙碎土块,整平地面。
2.4.2种子质量要求及处理
播前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断芒处理。播种用的种子,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1%。
2.4.3播种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条播,原种田行距30cm,播量15kg/hm2,播深2cm~3cm;良种田行距30cm,播量22.5kg/hm2,播深2cm~3c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3T 745-2008青芋2号菊芋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63T 745-2008青芋2号菊芋丰产栽培技术规范.pdf
- DB63T 746-2008胡萝卜品种观察记载标准.docx
- DB63T 746-2008胡萝卜品种观察记载标准.pdf
- DB63T 755-2008青海云杉强化育苗技术.docx
- DB63T 755-2008青海云杉强化育苗技术.pdf
- DB63T 759-2008同德短芒披碱草.pdf
- DB63T 760-2008同德短芒披碱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63T 760-2008同德短芒披碱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63T 765-2008金皇后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3T 765-2008金皇后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63T 770-2009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5号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63T 770-2009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5号丰产栽培技术规范.pdf
- DB63T 772-2009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5号制种技术规范.docx
- DB63T 772-2009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5号制种技术规范.pdf
- DB63T 783-2009旋转式割草机作业质量.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