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755-2008青海云杉强化育苗技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备案号:

DB63

海省地方标准

DB63/T755—2008

青海云杉强化育苗技术

Qinghaisprucestrengthenbreedingtechnology

2008-12-15发布

2009-01-14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63/T755—2008

前言

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促进青海云杉苗木繁育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在总结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大通县东峡林场。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生旺、徐守成、蔡晋翔、仲永芳、魏海平。

1

DB63/T755—2008

青海云杉强化育苗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云杉强化育苗环节中的容器选择、基质调配、苗床设置、播种、环境调控、苗期管理、炼苗等全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生产、科研等单位进行青海云杉温棚强化容器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63/T539-2005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分级

3名词术语

强化育苗:指在日光节能温室或塑料大棚内,通过配置补光、采暖、喷雾等相关设备,人为调控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养分等环境因子,打破苗木封顶及休眠规律,促进苗木连续生长,缩短育苗周期的综合技术措施。

4强化育苗设施设置

4.1温棚建设

修建日光节能温室或温棚,并安装采暖设备和微喷设施。

4.2苗床设置

应用高架床育苗,床面距地面80cm,并整齐排列于温棚内。在高架床上用容器托盘将装好基质的育苗容器放置于床面以备播种。

4.3补光灯设置

配置补光用的光强为4500lx的生物阳光灯若干个。

4.4容器选择

选择轻基质网袋、育苗盘、塑膜连体杯等容器作为育苗容器。

5基质调配

5.1基质配比

轻基质网袋育苗基质按照珍珠岩:森林土:泥炭土=3:3.5:3.5的比例均匀混拌;育苗盘容器基质按照珍珠岩:森林土:泥炭土=2:4:4比例均匀混拌;塑膜连体杯育苗基质按照珍珠岩:森林土:泥炭土=1.5:4:4.5比例均匀混拌。同时在基质中还要掺入3.2kg/m3~3.5kg/m3硫酸亚铁粉和4kg/m3氮肥(含氮量46%)颗粒。

5.2基质处理

播前将基质用0.06kg/m3杀虫剂混合拌匀,进行杀虫处理。

6播种技术

6.1种子质量

2

DB63/T755—2008

选择的青海云杉种子质量要达到DB63/T539-2005要求。

6.2种子处理

播前清水浸泡24h,用0.3%消毒溶液消毒2h,冲洗干净后用50mg/kg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处理2h。

6.3播种

6.3.1播种时间

4月、5月、6月三个月均可播种。经过两个生长周期5~6次的生长,既能达到出圃苗的规格,又能与炼苗、造林时间相衔接,从而达到提前3~4a出圃的目的。

6.3.2播种方式

采用穴播的方式,每穴播3~4粒种子,覆土0.3cm,播种后及时喷灌,以利于提前出苗。

7温室环境因子调控

7.1补充光照

在苗木生长期内,用生物阳光灯适时补充光照,光强度4500lx。补光时间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为1月11日至5月19日,第二时段为7月21日至10月31日。补光时每日采光时间(自然光+人工光)保持在18~20h,全年补光天数达到230d。

7.2温度调控

冬季人工增温,温棚内温度保持在8℃~25℃,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3℃。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9℃。

7.3湿度调控

棚内相对湿度保持50%以上。

8苗期管理

8.1洒水与喷雾

播种后应容器基质含水量控制在35%~42%。出苗后,每天上午10:00前均匀喷水一次,中午温度超过29℃且相对湿度低于50%时喷雾降温,提高湿度。

8.2施肥

将苗木生长所需的肥料,结合浇水施入容器和基质中。具体施肥方法是:将含氮量为46%的氮肥配成3‰溶液,从苗木长出二轮针叶起,每周浇一次(10~15L/m2),待苗木长出侧枝时,每周浇二次,苗木封顶时停浇一月。每月测定一次土壤PH值,若达不到5.7时,在浇灌水中加适量硫酸亚铁。

8.3遮荫与通风

五月中旬,当温棚内温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