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342-2015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docx

DB63T 1342-2015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13.020.01

Z04

备案号:45000-2015

青海省

DB63

方标准

DB63/T1342—2015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EcologicalEffectsAssessmentofEcosystemProtectionandRecoveryProjectsinSanJiangYuanRegion

2015-02-09发布

2015-03-1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63/T1342—201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估指标体系 4

5数据源及指标计算方法 5

6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 5

7评估结论 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土地覆被与生态系统遥感分类体系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数据源 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23

附录D(规范性附录)参数变化统计表 35

II

DB63/T134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青海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水土保持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全琴、樊江文、刘纪远、曹巍、黄麟、葛劲松、吴丹、巩国丽、李志强、徐新良、田俊量、聂学敏、鲁子豫、罗淑英、王立亚、李其江、唐洪波、张富强、祁永刚、杨永顺、颜亮东。

1

DB63/T1342—2015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的数据来源、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评估分析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生态效果评估及区域生态本底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LY/T172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DB63/T993三江源生态监测技术规范

DB63/T1176草地合理载畜量计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三江源区

指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区域,即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3.2

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优良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以及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重建的工程项目,简称生态工程。

3.3

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

指被评价区域通过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的效果。

3.4

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

2

DB63/T1342—2015

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和评价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后区域生态状况变化情况,以及所达到预期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状况。

3.5

生态本底

指被评价区域生态工程实施前5~10年或更长时间的生态系统平均状况,以及变化趋势。3.6

背景年

指被评价区域生态工程的生态本底评估起始年份。

3.7

基准年

指被评价区域生态工程实施的前一年。

3.8

评估年

指被评价区域生态工程实施后开展生态评估的年份,可以是工程实施期间的某一年,或工程结束的年份。

3.9

生态系统宏观结构

指被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各类型的组成状况与面积占比。

3.10

生态系统质量

指被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状况的优劣程度。

3.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见LY/T1721),本规范涉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牧草供给、水供给等。

3.12

生态系统变化动态度

指表征生态系统类型发生变化的指数。

3.13

土地覆被状况指数LandCoverSituationIndex(LCSI)

3

DB63/T1342—2015

土地覆被状况指数是用来衡量评价区域土地覆被状况的指数。

3.14

土地覆被转类指数LandCoverChangeIn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