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末调研试题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

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C.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而安定D.川西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2.下图出自于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画,据此可知,当时我国西北地区

A.畜牧业完全已消失B.农耕文明已经出现

C.农耕水平全国领先D.经济重心转移到西北

3.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

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据此可知

A.市坊界限已经被打破B.官营纺织业规模较大

C.棉花种植已经广泛推广D.唐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反映不出中

国古代

A.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B.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C.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D.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5.明朝后期江浙地区盛行以下一些现象。它们反映出明朝后期

郡城之东,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农闲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A.开始出现了机器生产B.抛弃了传统重农抑商经济观念

C.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运行方式

6.《红楼梦》中有这样的描写:风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

斯出品的雀金裘氅衣;……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毕叽、天鹅绒等呢料。该材料反映

A.清代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商品B.外国商品以纺织品技术最为先进

C.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下图是1933年~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包括棉纺、面

粉、火柴、卷烟、啤酒等)。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西方国家对轻工业的需要B.国内环境相对稳定

C.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D.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8.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重庆,广东第二兵工厂1938年4月迁重庆,济南兵工厂1938

年4月由西安再迁重庆。上述工厂内迁重庆的历史背景主要是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C.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D.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9.下图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报刊内容的摘选,作为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的证据,正确的结

论是

A.反映了农业快速发展的历史B.反映了农业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C.反映了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D.不符合生产力,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10.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

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反映出我国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是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

文档评论(0)

1636091513dfe9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