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杜甫有诗云:“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驿站)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据此可知,当时

A.沿海地区内外商贸活跃 B.处于盛世升平时代

C.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丝绸之路重海轻路

2.马球是集体对抗的项目,传入中原后,唐中宗“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尚”。唐代许多墓葬中出土骑马击毯佣,连妇女也参与马毯娱乐。马球项目

A.有利于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B.凸显唐好战厚葬的风尚

C.说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 D.推广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3.在我国古代,婚嫁双方一般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的传统婚嫁习俗。《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同时还规定,夫妻“义绝则离”。据此可知,唐朝

A.婚姻观念比较开放 B.冲破理学观念束缚

C.主张婚姻自由平等 D.婚嫁讲究门第观念

4.隋炀帝征民夫百万开凿通济渠,纵向连通了黄河和淮河。唐朝该段运河被称为“汴河”,诗人王建曾作《汴路即事》描绘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据此可知(???)

A.唐朝较隋朝更重视民生 B.中外交流以大运河为载体

C.朝廷意在促进北民南迁 D.大运河推动经济文化交流

5.唐代开元年间,政府实行“和籴法”,即政府出钱向民间购买粮食。但中央政府命令江南各州的租米折成布匹运输到长安,用作在关中“和籴”的本钱。据此推知(???)

A.京杭运河成为运输干线 B.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C.江南地区粮食严重歉收 D.政府利用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6.汉魏之际,岭南一带是南方相当落后的地区之一。南朝时期,政府规定该地区因地制宜地缴纳贡赋,此地也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材料主要表明

A.岭南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 B.岭南地区的农、商业进步明显

C.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南方经济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7.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释合理的是(???)

A.国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控制加强 B.隋朝时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C.我国形成粟麦和稻作两大农业区 D.大运河开通纾解了关中地区压力

8.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外国侨民犯法有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同类相犯,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则“以法律(唐律)论”。这表明唐朝(???)

A.坚持德主刑辅的管辖原则 B.引发司法的混乱

C.外国侨民得到了特殊照顾 D.兼顾主权与外俗

9.下面是某一时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下列同这一时期的西域有关的是(???)

A.西域都护府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庭都护府 D.吐蕃与唐会盟

10.公元626年,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627年又说:“朕以天下为家。”644年又说:“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反映出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和亲”是最有效的策略

C.各民族之间关系非常和睦 D.民族平等华夷一体的民族政策

11.贞观四年,唐太宗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某大臣提出:“……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唐太宗卒用其策。这一争论最有可能是

A.讨伐西突厥政权问题 B.吐蕃王朝和亲问题

C.东突厥部众归附问题 D.玄武门之变问题

12.贞观三年(629年),户部统计“中国人自塞外归及四夷前后降服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贞元三年(787年)时,“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朝廷劝其归国,如果不愿意可授予职位为唐臣,然而“胡客无一人愿归者”。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唐朝时外国人可以在中国

①居住、做官??②买地、经商??③娶妻、成家??④传教、免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

A.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 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 D.政治经济局势影响政权的稳定

14.唐宪宗时,江南宣歙一带大旱,米价暴涨,有人建议官府强制压低粮价,时任宣歙池观察使的卢坦不同意,主张“宣、歙土狭谷少,所仰四方之米者,若价贱,则商船不复来,益困矣。既而米斗二百,商旅辐辏,民以赖生”。这反映出唐代(???)

A.政府限制粮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