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3.310
A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1093—2013
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facerecognitionsystemforaccesscontrol
2013-12-16发布
2014-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Ⅲ
GA/T109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SAC/
TC100/SC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北京中科奥森科技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公安部安全防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普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像素数据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
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子青、易东、雷震、敖萌、戎玲、田青、李井山、王容、姚若光、曾文斌、山世光、
苏光大、章柏幸、刘君平。
1
GA/T1093—2013
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口控制应用中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893—2010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
GA/T922.2—2011安防人脸识别应用系统第2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GA/T1126-2013近红外人脸识别设备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A/T394—2002和GA/T893-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协作输入单元collaborativeinputunit
系统中接收辅助信息的单元。
注:辅助信息一般来自身份证件读取设备。
3.2
识别准确率recognitionaccuracyratc
系统输出正确识别结果的比率。
式中:
R——识别准确率;
N?——设备输出正确识别结果的次数;
N——总测试次数。
4系统概述
4.1构成
用于出入口控制的人脸识别系统一般由图像采集单元、协作输入单元和人脸识别单元组成,其中协作输入单元为可选单元。人脸识别系统除完成采集、识别功能,还需与出入口管理/控制部分进行通讯,
完成对执行部分的驱动。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2
GA/T1093—2013
出入口管理/
出入口管理/控制部分
协作输入
单元
人脸识别系统
人脸识别单元
图像采集单元
执行部分
对象
图1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的构成
4.2分类
根据图像采集单元所使用的光谱,人脸识别系统一般分为两类:
a)A类:近红外人脸识别系统,适用于人脸表面照度低于100lx的环境。宜采用符合GA/T1126—
2013要求的近红外人脸识别设备;
b)B类:可见光人脸识别系统,适用于人脸表面光线均匀,照度高于100lx的环境。
4.3部署
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有多种部署方式,宜根据应用规模、现场情况、安全管理等要求进行选择。
常用的部署方式参见附录A。
5技术要求
5.1功能要求
5.1.1人脸采集
系统应能采集和存储人脸图像。
5.1.2协作输入
当系统具有协作输人单元时,应具有如下功能:
a)协作输入单元应能接收其他联动设备的信号,如:ID读卡器;
b)系统应能开启或关闭协作输入单元,在人脸确认和人脸辨认模式间切换。
5.1.3人脸识别
5.1.3.1应能对采集区域内的测试对象给出识别结果。
5.1.3.2当采集图像不符合GA/T922.2—2011中4.2的要求时,人脸识别单元宜给出提示。
5.1.3.3宜具有人脸活体检测功能。
5.1.3.4宜能设置人脸识别性能控制参数,如:人脸检测参数、图像质量评价参数、比对阈值等。
5.1.3.5系统应能记录识别结果,并能将识别结果传输给出入口管理/控制部分。通信协议可采用韦根26(W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C T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docx
- VOA建国史话文本(中英对照)001-010.docx
- 15、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docx
- 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2最新危险八大特殊作业票证规范填写模板范本word版全套(依据新GB30871-2022编写).docx
- 2023年7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2023年级).docx
- 2023年监理工程师土建目标控制三控考前高能点题资料考点重点总结 - jz.docin.c.docx
- 2023年秋国开(河南)《新农村建设》形考1-3+终考题库.docx
- 2023年上海市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docx
- 2023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新版课标).docx
- GA_T 1799-2021 保安安全检查通用规范.docx
- GB 28635-2012 混凝土路面砖.docx
-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docx
- GB_T 24620-2009 服务标准制定导则 考虑消费者需求.docx
- GB_T 42449-2023 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IFPUG方法.docx
- GB_T 42730-2023 人类工效学 静态工作姿势评估.docx
- JB_T 13703-2019数码照相机 动态影像通用技术条件.docx
- MBA-职业个性测试.docx
- Nikon绝对值超薄小型M50A编码器.docx
- PLC课程设计__旋转式滤水器电气控制系统.docx
最近下载
- 小区挡土墙监测的方案.doc
- 组织安全绩效提升与重大事故预防HOP.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13部分:接地变压器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pdf VIP
- 心脏横纹肌瘤的科普知识课件.pptx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要求及接口规范第2部分:高压并联电抗器.pdf VIP
- 新概念英语二册Mp3教程附音频下载-英语听力_0.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9部分:低压并联电抗器.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第12部分:站用变压器.pdf VIP
- 初一有理数计算700题.docx VIP
- 市政供热管网施工技术的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