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由中华护理学会2019-11-10发布,2020-01-01实施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03-2019《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以下简称《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了。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规定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的基本要求、气道吸引、气道湿化、气管造瘘口的维护、气管内套管清洗与消毒、气管套管更换的护理、气管套管拔除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八大方面的内容。PART01背景
目录背景01术语和定义02基本要求03护理及并发症处理04
由中华护理学会2019-11-10发布,2020-01-01实施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01-2019《成人氧气癌性疼痛护理》(以下简称《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了。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规定了成人癌性疼痛的基本要求、评估及护理等三大方面的内容。PART01背景
PART01非机械通气non-mechanicalventilation:以人工气道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但无需呼吸机等机械装置辅助通气的方式。气道吸引trachealsuction:通过吸引器和吸引管经气管套管或气管造瘘口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技术。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切开颈段气管前壁,置入气管套管,使患者通过重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气管造瘘口tracheostoma:气管切开或喉切除术后形成的临时或永久性的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道开口PART02相关术语和定义?
PART02相关术语和定义?5、浅吸引shallowsuction:以所佩戴的气管套管的长度来估计,当吸引管远端能到达气管套管末端时进行的气道吸引。6、深吸引deepsuction:吸引管插入人工气道直至遇到阻力时,回退吸引管1cm时进行的气道吸引。7、声门下分泌物吸引subglotticsecretiondrainage(SSD):利用带有SSD装置的气管套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对声门下气囊上分泌物进行持续或间断吸引的技术。8、气道湿化airwayhumidification:采用湿化器或各种湿化方式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以增加吸入气体温湿度,使气管和肺部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从而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的方法。
PART02相关术语和定义?9、持续气道湿化continuousairwayhumidification:采用湿化仪器持续、均匀地向气道注入湿化液,或采用湿化装置以维持上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或)过滤的方法。10、间歇气道湿化intermittentairwayhumidification:采用湿化仪器或湿化装置间隔一定时间向气道注入湿化液,以维持上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或)过滤的方法。11、湿热交换器heatandmoistureexchanger(HME):一种通过其内部的特殊材料吸收患者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并在吸入气体时释放,从而对吸入气体起到加温、湿化、过滤功能的气道湿化装置,也称人工鼻。12、脱管decannulation:气管外套管意外脱出气管造瘘口外,或未见脱出但气管外套管实际置于颈前软组织内。
1、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操作前后手卫生应符合WS/T313规定。3、留置气管套管期间,应动态评估病情、呼吸、气管套管固定情况、气道通畅性、有无脱管及并发症。4、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应维持在25~30cmH2O,宜每4~6h监测气囊压力。可每4~6h放气1次,每次放气30min左右。对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套管,每次放气前应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规定。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都有哪些基本要求?PART03基本要求
气道吸引有八大时机:1、气管造瘘口可见痰液或闻及痰鸣音。2、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3、双肺听诊出现大量湿啰音,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所致。4、怀疑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或上气道分泌物误吸5、咳嗽排痰无力。6、需要获取痰液标本。7、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放气时。8、其他经临床专业判断认为需行气道吸引。(一)哪些情况下需要做气道吸引?PART气道吸引如何做?
1、吸引管管径不宜超过气管内套管内径的50%,宜选择有侧孔的吸引管。2、每次吸引前应检查负压,吸痰时成人负压控制在80-120mmHg,痰液黏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3、吸引前后宜给予氧气吸入。4、进食后30min内不宜进行气道吸引。5、吸引前不宜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仅在气道分泌物黏稠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F 44-2015 消防头盔 XF 44-2015 消防头盔.pdf
- 2024-2025(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秋部编新教材).pdf VIP
- T∕CNFIA 135-2022 即食拌饭干制品.docx VIP
- 报关员的年终工作总结.pptx
- 小麦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VIP
- T/CGCC 26-2018_食品用酒精保鲜剂.pdf VIP
- 工厂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说明书).doc VIP
-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pptx VIP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 VIP
-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