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考点01中国古代的礼教
1.(2020·江西赣州·期中)儒家认为人的长寿或短命、贫穷或是富贵、国家治乱与安危等等,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如《论语颜渊》所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说明儒家学派
A.是典型唯心主义的代表 B.轻祭祀,重鬼神的特点
C.与墨家的天命观相对立 D.否定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答案】C
【解析】儒家认为天命决定人的长寿或短命、贫穷或是富贵、国家治乱与安危等。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更注重人的能动性,二者的天命观是相对立的,故选C;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儒家重视祭祀,排除B;儒家学派认为天命决定人的长寿或短命、贫穷或是富贵、国家治乱与安危等。并不是否定道家的无为思想,排除D。
2.(2020·江西赣州·期中)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故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孔子实已超出当时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此种游仕精神为后起学者所仍袭。这说明孔子
A.客观上助推了国家大一统 B.要求用周礼稳定政治秩序
C.其仁爱思想被世人所接受 D.在政治上倾向于维持现状
【答案】A
【解析】孔子的抱负不是为“某一国”“某一家”服务,而是要改变当时诸侯混战的局面,追求“天下有道”,其视野超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说明孔子客观上助推了国家大一统,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孔子要求用“周礼”稳定政治秩序,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被世人所接受”,C项错误;在政治上倾向于维持现状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不符,D项错误。
3.(2020·福建龙岩·期中)春秋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推行“大道”,在意识到“大道不行,礼乐难兴”的现实后,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反映了孔子
A.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 B.思想保守不合时宜
C.主张复古的政治理想 D.缺乏权威地位低下
【答案】A
【解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了孔子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故选A;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担当精神,不能说明其思想保守和复古,排除BC;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缺乏权威地位低下的说法过于偏颇,排除D。
4.(2020·四川西昌·期中)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率性而为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你认为这些言论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内容;“率性而为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体现的是法家重法的理念。故①②④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墨家,故排除BCD。
5.(2020·湖北沙区·沙市中学期中)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它却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儒家
A.强调“仁”“礼”,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B.附生张有教无类,培养了众多学生
C.强调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
D.不断发展,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答案】D
【解析】儒家学说虽然在深度、法力的明确和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分别不如道家、法家和墨家,但由于儒学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故选D;儒家受到重视是因为其不断的自我调整,而不是因为某个具体内容,ABC不符题意主旨,排除。
6.(2020·江西赣州·期中)汉武帝建元6年(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坚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将董仲舒斩首。后怜其才,又下诏赦免,但江都王相却被罢免,从此,董仲舒罢官教书,这说明了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尚未确立 B.天人感应从根本上不适应统治的需要
C.董仲舒放弃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D.文化成为专制王权的附庸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希望借助天人感应来限制皇权,但是却被汉武帝罢官回家,这说明的是文化成为专制王权的附庸,D正确;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A排除;天人感应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7.(2020·江西赣州·期中)孔子将“知仁勇”称为“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国之四维”;孟子提出“四德”思想,即仁、义、礼、智;董仲舒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概念。这说明
A.“五常”思想有其内在系统性的发展 B.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家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点01 一元一次不等式1(含答案析)(第3章 考点03 一元一次不等式1-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知识堂堂清(浙教版)).docx
- 考点01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原卷版)(考点七年级数学上册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北师大版)).docx
- 考点01 一元一次方程(原卷版)(考点01 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新题速递•数学》(人教版)).docx
- 考点01 一元一次方程(含答案析)(考点01 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新题速递•数学》(人教版)).docx
- 考点01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原卷版)(考点八年级数学上册高频考点专题突破(苏科版)).docx
- 考点0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八年级数学下学期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北师大版)(原卷版).docx
- 考点0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八年级数学下学期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北师大版)(含答案析).docx
- 考点0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原卷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满分冲刺期中期末考点必练》(人教版)).docx
- 考点0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含答案析)(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满分冲刺期中期末考点必练》(人教版)).docx
-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礼教-高二选择性必修1《新题速递·历史》(原卷版).docx
-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世官制-高二选择性必修1《新题速递·历史》(原卷版).docx
- 考点0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八年级《新题速递·历史》(原卷版).docx
- 考点0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八年级《新题速递·历史》(含答案析).docx
- 考点0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年级《新题速递·历史》(原卷版).docx
- 考点0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年级《新题速递·历史》(含答案析).docx
- 考点01 乘方(原卷版)(考点01 乘方-七年级《新题速递•数学》(人教版)).docx
- 考点01 乘方(含答案析)(考点01 乘方-七年级《新题速递•数学》(人教版)).docx
- 考点01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七年级数学下学期高频考点专题突破(苏科版)(原卷版).docx
- 考点01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原卷版)(考点八年级数学上册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北师大版)).docx
- 考点0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原卷版)(考点九年级数学下册高频考点专题突破(苏科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