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9《说“木叶”》
一、素材积累——源头活水,集腋成裘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拓展方向
角度一
如果我问大家,在杜甫的《登高》中“落木”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落叶”。但如果我继续问大家杜甫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再继续问大家“落木”与“落叶”有什么不同,可能就会有不少人抱怨:较这个真干吗?有必要吗?我说,有必要!你看人家林庚,就是因为较了这个真,于是他就弄清楚了古诗文中“树”与“木”和“叶”的细微而又重要的区别;就是因为较了这个真,于是他在古诗文的理解鉴赏方面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所以朋友,当你学习不进反退时,当你工作庸庸碌碌时,你就应该问问自己:我“较真”过吗?
请以“较真”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段。
【写作示例】
社会需要较真,因为较真能维护人的权益。
美国有一名妇女在快餐店买了一杯咖啡,不小心倒在大腿上导致烫伤,原来店中的咖啡温度过高,于是,该妇女将该店告上了法庭。看到这里,国人定又要与妇女说番道理了:“您干吗这么较真呢?”“算了吧,人家可是世界500强企业,国际化大公司,您较真能成吗?”“这是您自己打翻的,还是别告了。”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个快餐店输了,它赔偿了妇女七十万美元,并对这个问题作了改进。
所以我们要较真,有了一个较真者,后来者便不受同一个问题的困扰,如果没有较真者,怎么会有产品的改进,服务的改进,设施的改进,乃至社会的进步呢?
角度二
诗意的生活
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提高个人素养的香茗。让我们从名利场中走出来吧,让我们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和劳碌的身心吧,静静地坐下来倾听诗,品味诗,吟唱诗,在霞光满天的早晨,在小雨淅沥的黄昏,在白雪皑皑的冬季……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2.在名句中选择————————————○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②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③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④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⑤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⑧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⑨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
⑩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二)素材这样运用
“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这是2010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题,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心里一动:精彩!
虽然是寥寥的几个字,却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百多年来,这篇文章以它昂扬的激情、炽热的爱国意识感动了无数人。那样一个“东亚病夫”的时代需要这样昂扬的文章,那样一个动乱扰攘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激情。现在确实是和平的时代,但是学生不同样应该具有这样一种“少年精神”吗?不同样应该有这样一种胸怀天下的抱负吗?因为我们的祖国归根结底属于“少年”;祖国能否繁荣昌盛,社会能否和平稳定,归根结底取决于少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没有希望的花朵怎么能撑起具有希望的民族?恍然间,我的耳边又回响起润之激越的吟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胸怀,他才能够担当起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正是少年润之满腔的激越、昂扬、自信之豪气,才有他在以后的无数岁月中能够投身革命,戎马倥偬。
“少年精神”是什么?少年的精神应该是自信,是昂扬,是豪气满怀;是爱国,是正气,是民族意识。少年的精神不应该是颓废,是懒惰,是老气横秋;更不应该是狭隘,是自私,是邪气横生,是缺乏道义,是胸无怀抱!
而少年的精神取决于谁?一是父母,二自然就是老师。语文老师更是特殊的群体,语文教师担当着人文教化的特殊任务,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引导学生多一些“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考试很多时候却好像只是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闭门造车,闭目塞听。我们是否教学生太多关注自我的发展,而缺乏胸怀天下的意识?我们的学生是否又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越来越自私狭隘,越来越世故麻木?
我欢迎这样的作文:就“忧患意识”写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