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抒情与写意

—中国花鸟画;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如何欣赏花鸟画?;;工笔画画法;写意画画法;没骨法

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叫做没骨法。

清新飘逸,洁净淡雅。;宋徽宗,名赵佶,神宗11子,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五德:

头上有冠是文,

脚下雄健是武,

临敌敢斗是勇,

见食呼友是仁,

按时报晓是信。;基本信息:《芙蓉锦鸡图》轴,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81.5厘米×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构图: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笔: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

用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绘画特色:“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借物寓意,书写情怀。;瘦金体;《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41.5厘米×70.8厘米,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绘画内容: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匀分布,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

创作背景:画面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由此可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

绘画特色:这些动物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鸟雀或静立,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划得十分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两只乌龟以侧上方俯视的角度进行描绘,前后的透视关系准确精到,展现??作者观察的细致,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令人赞叹。;精微与逼真;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瞬间的气氛;笔迹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一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筌父子的浓艳细密的画风。;恽格(1633-1690),字寿平,号南田。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与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六家”,创作态度严谨,认为“惟能极似,才能传神。”。他画法不同一般,是“点染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创造了一种笔法透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的“恽体”花卉画风,而成为一代宗匠。对明末清初的花卉画有“起衰之功”,被尊为“写生正派”,影响波及大江南北。;花卉册清恽寿平;文人画

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墨兰图郑思肖(南宋);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竹图郑板桥(清);墨菊图吴昌硕(晚清);《墨竹图》宋代文同;指以水调节墨色多层次的浓淡干湿。“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也有加“白”,合称“六彩”的。实际指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基本信息:文同(1018~1079),宋代,绢本,墨笔,145.3厘米×124.6厘米。

绘画内容:《墨竹图》的画面清淡空灵,斜垂下来的一株秀竹正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用色:文同的创意在于他以没有色彩的墨色,取代了五彩缤纷的颜色;以一种如书法般自由挥洒点画的技法,取代了传统的双钩敷色的画法;以一种抒情达意的创作方法,取代了如实描摹自然的创作方法,独创了一种图式语言。

用墨:从《墨竹图》中可见,文同是运用墨的浓淡,笔的轻重变化来作画的。他以水墨在绢上渗透的偶然性造成墨色的层次,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使得画面浓淡参差、轻重错落,枝叶的向背、折旋各具姿态。

文同的墨竹画,不仅被同时代的文人画家奉为经典,而且影响了元、明、清几代的文人画家。

绘画特色:文同是以文人的风格来画竹的,迥异于北宋时期盛行的工笔重彩的写实绘画风格。文同把画竹作为一种寄托,一种表现,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画面中的竹子,极尽“虚心有节”、“洒然清风”和“飘逸淡泊”之气韵——在那清逸的墨竹之中,蕴含着文人的情

文档评论(0)

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