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竞速时代,速度浸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个体虽然
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
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速度美
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捕捉新奇、紧
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对“慢速生活”的提倡,
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慢速生活”理念通过
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
的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
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
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
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慢速审美的核心在
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关注“当下性”,意
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
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
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
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茶道、
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
张力。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
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
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
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也感叹道:“慢慢走,欣赏啊!”可以说,慢速生活是对个
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是个体在竞速时代面对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策略。在这
个意义上,“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重视。我们应当反思当下
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
(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竞速时代的文化镜像及其审美反
思》)
材料二:
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观察星象运行、季节变化、身体运动等自然现象感受“速度”,
“速度”中科技的含量微乎其微。与此相适应的,古典时期的审美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体
现为一种“静观”美学。通过“静观”,艺术家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是
一种与自由玄想结合的审美方式。
工业革命使运输工具速度不断提升,把人类带入竞速时代。这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颠覆性
的影响,从前“凝神观照”的审美方式已无法对快速变化的美学现象进行解释。人们普遍追
求的是速度带来的脱离束缚的自由感,一种速度和力量的“速力”之美。在运输工具的躯壳
之内,人们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强大,快速的移动使得“出发”的下一刻就是“到
达”。未来主义者称:“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度之美,从而变得丰富多姿。”
他们“创作的灵感在于机械的轰鸣、电气的沸腾、现代都市的喧嚣,主张以机械美代替艺术
美、自然美”。
信息技术革命再一次刷新竞速时代的“速度”。借用电子媒介,信息和影像在顷刻间被
传送到千里之外,其快速较之机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人们还来不及感受“速度”就已经获
得信息,对“速度”的知觉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不再执着于由机械运动创造的“速力”之
1
美,转而欣赏由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美学。后者是以“诸如电子人、电子人空间等虚拟
现实和现象”为对象的美学。虚拟美学通过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让人产生沉浸其
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而不是“静观”式的旁观品评。在传统美学中,虽然塑造的形象是
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审美主体却置身于现实之外;而在虚拟美学中,虽然虚拟世界中的形象
置身现实生活之外,审美主体却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内的。
“速度”的参与带来审美的变化。古典时期,“速度”的参与很少,审美客体是实在之
物,是遥远的,外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缓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中(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GB50086-2015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ocx
- YD∕T 3283-2017 -铁路专用GSM-R系统终端设备射频指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pdf VIP
-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工程学吴冲锋.pdf VIP
- 大数据分析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VIP
- 《车身焊接》课件.pptx VIP
- GB/T 7690.3-2013_增强材料 纱线试验方法 第3部分:玻璃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pdf
- 共建博士创新站协议书7篇.docx VIP
- 工业设计机械基课后习题解答.ppt VIP
- 清华微纳加工技术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