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市2023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pdf

北京市2023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兰亭集序》,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

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

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的一项是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至毕:全部A.群贤毕.次:旁边B.

列坐其次.可乐也信:任凭C.信.与:交往D.人之相与.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A.会于..畅叙幽情足以极

视听之娱B.亦足以..大及其所之既倦C.仰观宇宙之..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

D.引以为..

的一项是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A.(群贤)会于会稽

山阴之兰亭B.映带(在兰亭的)左右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D.每览昔人

(对生死)兴感之由

的一项是4.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②

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B.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②本来知道把死

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C.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

为乌有。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D.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②本来知道无论

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5.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本文第一、二段描述了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这里的乐趣,既有“①_____,

②_____”的同道相逢,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的快乐;也有在幽雅环境和“③_____,

④_____”的宜人气候中,领悟美好自然的快乐。【答案】1.C2.B3.C4.D

5.(1).①群贤毕至(2).②少长咸集(3).③天朗气清(4).④惠风和畅【解析】【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

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

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

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

顺,选项C,

“信”实在。故答案选C。【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

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

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

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

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

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选项A,“于”介词,在/介词,

对;选项B,“以”连词,用来;选项C,“之”结构助词,的/代词,所追求的事物;

选项D,“为”作为/是。故答案选B。【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句式的能力。重点考核省略句,注意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

省略的内容,选项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省略成分应该是“清流急湍”。

故答案选C。【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

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

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选项D,“随化”随造化而定;“一死生为虚诞”把死和

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故答案选D。【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