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吴冠中先生“笔墨等于零”的相关论说,曾引起
画坛的轩然大波。这场关于中国画的“笔墨官司”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
这场争论在AI和5G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再度被提起,提倡创新者觉得要以
更为开放的心态让中国画迎接世界性的改造,而我认为应守住中国画的底线,
笔墨仍是中国画的灵魂。
在世界画种中,能够以国别称呼的并不多,中国画是其中之一。从某种
意义上讲,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看似简单的笔墨纸砚的组
合,却贯通天地世界,构成了其具备民族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画在全
世界的艺术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集思维模式、
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于一身。而它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笔墨,笔墨是中国画
的灵魂和生命,是它区别于所有其他画种的重要形式,笔墨具有其他画种不
可替代的独立性和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脱离了笔墨,任何堂皇恢宏的表现,
任何华丽绝妙的色彩,都不能被定义在中国画的范畴之中,只能将其作为“综
合艺术”等来看待。超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体精神,五色俱全形神兼备,线条丰富墨蕴机巧,它
是包容的、开阔的、创新的。千百年中,它并不放弃创新,形成了江潮汹涌、
百舸争流的生态。近百年来,出现了黄宾虹的焦墨法、林风眠的西画法,张
大千的泼彩法、刘国松的揉纸肌理处理法等,这些艺术家们的大胆尝试创新,
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内涵,其价值也逐渐地被人认识、认同,这些中国画的
艺术家完成了对中国画创造性的转换,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重要链条。当代中
国画的创作已经从原有传统的单一形式发展成多元并存的繁荣格局,并逐渐
进入跨文化的视野,影响着世界的艺术创作,在形式、范式、语言、表现手
法等方面为世界提供独特的文化创造与中国经验。
呼吁对中国画的改造,其初衷是善意的,是充满期待的。但是中国画本
身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国式的笔墨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根”性,是不可
改变也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在当代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影响的今天,中
国的艺术家无意以中国画改造别国的画种,其他的画种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画
的特质和本性,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但不应改变对方最根本的特
质。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画代替不了西画,西画也代替不了中国画。
几千年形成的审美观念及语言形式,已经融入民族的基因与血脉。坚守中国
画的基本理念,不是因循守旧,而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在创作观念上我们
是开放包容的,但在核心的理念中,我们保持着传统的文化自信,这种传统
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现代精神。
(摘编自吴川淮《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
材料二:
比起过去,如今的中国画创作更加自由,艺术家更关注艺术本体,甚至
笔墨都可以不再是中国画唯一的载体。中国画可以摆脱技法、语言、场所环
境的限定,站在大的文化场域里和国际对话。这是中国画发展的新前景与新
趋势,也是中国画走向世界的新方法与新目标。我们需要以包容的姿态,来
接受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我们相信,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可以怀抱新的艺
术形式,展现出更加蓬勃的活力与生机。
对于中国画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生存问题,
还要认真对待数字化或者虚拟世界中的生存问题。5G时代,中国画如何占
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5G时代把许多毫无关系的
事情建立起联系,从而创造新的可能。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状态里,我们有
可能面对的是一个从接受倒推创作进而改变创作的方式,这就是5G时代带
给我们的一个机遇。包括目前争议较大的人工智能,也不是对过往中国画一
些原有价值的否定,而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是新的机会。这些超出了我们习
惯、逻辑的新技术,甚至有可能改变我们对于美或意义的认识。
中国画在传播角度也有着特别的生命力。比如笔墨问题,笔墨被描述得
越玄妙,那些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就越发不可与外人道,甚至成为小圈子
中的“暗号”。几十年来,艺术家与学者讨论甚至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它是不
是中国画的价值核心,以及如何才能证明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不想陷入
固有的思考窠臼。我们常说一幅中国画画得好,叫“笔精墨妙”,但是在展
览中,这样的感受常常被忽视,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画尤其是手卷、册页、
扇面等,没有油画、雕塑、影像那么大的视觉冲击力,因而在博物馆、美术
馆等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广东省大亚湾区2024届高三联合模拟(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 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广东省汕尾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pdf
- 广东省汕尾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