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要点专练02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押题角度1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
1.[202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三模]根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记载统计,孙吴时
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自“潘”“蒸”“邓”“黄”“谢”
姓五大家族。这说明了当时()
A.地方大族影响当地吏役的任用
B.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妥协
C.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D.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展
2.[2023·广东广州市高三二模]有学者对汉成帝时东海郡100余位地方长吏升职情况
进行考证,其中积功升迁者74人,秀才迁者3人,以廉迁者14人,以孝廉迁者1人,以捕
盗尤异迁者11人,以方正迁者2人,以为军吏十岁迁者2人,以诏书迁者5人。据此可知,
当时()
A.地方政府行政效率较低
B.诸侯有官吏任免权
C.察举制为选官主要途径
D.官员考核方式多样
3.[2023·山东潍坊市高三二模]南朝时期,考试日益成为察举的重心所在,察举由举
荐孝子或举荐能吏之制,逐渐变成考试文士之制;地方长官的举荐权力,也逐渐变成搜罗文
人以应试的行政责任。这一现象促使当时()
A.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B.地方权力得以扩大
C.政权的统治基础得到扩大
D.官僚政治初步形成
4.[2023·河北保定高三三模]如表为唐、宋两朝科举取士及由进士入相的人数变化统
计情况。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时期登科人数宰相人数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
唐朝660312322
宋朝45640135111
A.扩大了中枢机构的规模
B.考试录用程序更趋公平
C.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D.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发展
5.[2023·河北邯郸高三三模]唐代科举主试官可依据举子平日成就与声望决定是否录
取。进士科的去取以文词优劣为标准,应试举子重视新鲜题材,尽可能将个人创作在考试以
前送呈当时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此之谓行卷。由此可
见,唐代的科举()
A.推动了考试的公正公平
B.进士科选才对象范围扩大
C.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加强
D.行卷之风有利于文学发展
6.[2023·北京门头沟区高三一模]下表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部分史实。体现了科举
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发展趋势是()
隋唐“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投卷”“公荐”(考前请托)
“取士不问家世”(以考试成绩定去留);“封弥”“誊录”(密封和誊录试
两宋
卷)
A.开放性与公平性B.自由化与宽松化
C.保守性与单一化D.公正性与形式化
7.[2023·辽宁辽阳高三二模]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上谕中提到“令士子读书,各
治一经,选为生员……比闻各府州县生员,有不通文义,倡优隶卒本身及子弟,侧身学宫,
甚者出入衙门,交结官府,霸占土地,武断乡曲”。顺治帝颁布上谕旨在()
A.消除八股取士的弊端
B.抑制门阀士族的膨胀
C.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
D.提高科举取士的标准
8.[2023·辽宁高三二模]1373年,明太祖下诏废除科举,并说,“朕以实心求贤,而
天下以虚文应朕”。随后改行荐举之法,但因举荐方式弊端丛生,又于1384年恢复此前的科
举模式,此后成为定制。这反映了科举制度在当时()
A.无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B.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
C.适应了强化专制的需要
D.可防止举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