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专题报告(内外踝Marjolin溃疡病).docx

烧伤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专题报告(内外踝Marjolin溃疡病).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烧伤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专题报告

单位:***

姓名:***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

200*年**月**日

烧伤科内外踝Marjolin溃疡病例分析

Marjolin溃疡即马乔林溃疡。1828年法国外科医师Jean-NicolasMarjolin对一种发生于烧伤瘢痕溃疡的皮肤肿瘤进行了描述,但是由于其认识的局限,未能阐述其恶性肿瘤的特征。1850年Sminth、1902年DaCosta等将继发于慢性皮肤溃疡的恶性肿瘤称为Marjolin溃疡,并阐明了其肿瘤特性。临床上,由于病因学上的相似性,通常也将继发于褥疮、骨髓炎窦道、尿道瘘、潜毛窦、骶尾梅毒瘤、牛痘接种瘢痕、放射性溃疡等的癌变溃疡称为Marjolin溃疡。

溃疡癌变肿瘤类型通常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基底细胞癌以及肉瘤、黑色素瘤等。临床发病率较低,但是相对于原发皮肤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更高,原因不明。

1例患者一个足内、外踝2处创伤性慢性皮肤溃疡同时癌变成Marjolin溃疡,十分罕见。现将这一病例的病史以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广东佛山市人。因左足内、外踝皮肤溃烂19年,疼痛2个月,于2012年9月14日以诊断:“(1)左足踝慢性皮肤溃疡;(2)左足以及左小腿骨髓炎”入住骨科。

患者曾于1989年8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意外损伤脊髓神经,导致患者双小腿中段以远感觉障碍、麻木。另外神经损伤导致双足内翻畸形,且活动受限,步态蹒跚。1993年始左足内、外踝皮肤被鞋子摩擦致伤,创面反复发生,溃疡形成。创面曾用乡村医师开具的生理盐水冲洗过3次,未给予其他中、西药物治疗。

由于患者经济条件差,长期在水田劳作。2012年8月开始,左足内、外踝溃疡局部疼痛加剧,另外左足内、外踝溃疡周边组织增生明显,呈结节状,溃疡中心坏死组织增多,且分泌物增多,有明显臭味,足踝局部肿胀明显。患者2012年9月14日门诊X线检查显示:左胫腓骨中、下段以及跟骨、距骨形态不规则,部分骨皮质呈致密表现,可见骨膜反应,胫骨下段可见小骨质破坏灶,软组织明显肿胀,胫腓骨中下段以及跟骨、距骨病变,符合慢性骨髓炎表现(图1),患者以“慢性皮肤溃疡,骨髓炎”诊断入住骨科。入院时检查:可见左足踝内、外侧分别有1个巨大溃疡,直径均为8cm,溃疡污秽,坏死组织较多,周边组织增生明显,溃疡呈火山口状,有明显臭味(图2,3)。

2012年9月15日给予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8.39×109?个/L,PLT352×109?个/L;余未见异常。ESR21mm/1h(升高),hsCPR5.75mg/L(升高)。肝肾生化:GLO35.1g/L,GLU8.88mmol/L,均正常。2012年9月20日因怀疑溃疡癌变转入烧伤整形外科。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彭氏变形杆菌(proteuspenneri)感染。患者于2012年9月26日手术拟行左踝部溃疡扩大切除术。

术中所见:左内、外踝部溃疡基底分界不清,病变组织呈鱼肉状,深及跟骨、距骨,初步确定病变组织为恶性肿瘤且深部浸润,不能根治切除,手术仅切除小部分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内、外踝溃疡均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即Marjolin溃疡(图4)。为明确肿瘤有无转移以及恰当的肿瘤分级,行18F-FDGPET-CT检查,结果显示:左腘窝、右腹股沟淋巴结代谢异常,但是无法明确是足踝创面感染引起,还是肿瘤淋巴结转移(图5,6)。

患者于2012年9月29日手术行左小腿中上1/3截肢手术。术中见:截肢平面肉眼观察组织健康,局部无肿瘤侵犯,局部肌肉、神经、骨残端处理良好。术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感染治疗。2周后复查PET-CT,结果显示:左侧腘窝以及左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FDG代谢仍增加,颅底、鼻咽部、口咽部、颈部、锁骨上下区、胸部、腹部、盆部以及双下肢余部位未见明显异常FDG高代谢灶,进一步提示可能存在左腘窝、左腹股沟代谢异常可能为淋巴结鳞癌转移引起,而非足部感染引起。2012年10月19日,超声下行左腘窝、左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活检。

结果显示:左腘窝淋巴结组织见高分化鳞癌。左腹股沟淋巴结组织可见淋巴组织增生,伴浆细胞浸润。由于姑息化疗疗效欠佳,建议患者积极手术治疗。2012年10月30日手术行左腘窝淋巴结切除,左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所见:左腘窝切除1枚直径约2cm大小肿大淋巴结,左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清扫可见有直径大小3mm大小的淋巴结5个,均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显示左腘窝淋巴结鳞癌转移。左腹股沟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手术顺利,局部愈合良好。随访半年,未见

文档评论(0)

duom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