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乌江诗(含解析).docVIP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乌江诗(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诗歌专题训练乌江诗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乌江项王庙

严遂成

云旗庙貌①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注]①庙貌:庙宇及神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题,概叙自己所见项羽庙之状及路过时进庙拜祭。

B.第二句认为项羽的功过千年评价不一,只能让鬼神评判。

C.颔联前句叹惋中带贬,后句惊叹中显褒,可谓爱恨交加。

D.颈联以范、韩的遭遇,揭示楚汉相争中项羽失败的原因。

2.尾联中的灵均是谁?咏评项羽的诗为何要写到他?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乌江

[唐]汪遵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项羽

[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是以感慨西楚霸王项羽的功业之成败为主题,从题材上看都属于怀古诗。

B.两首诗开篇都描述了霸王的形象。《乌江》描写的是英雄末路威风尽散的悲壮形象;《项羽》则是项羽气盛、威猛的形象。

C.两首诗第二句都使用了成语来形容项羽,“单枪匹马”和“拔山扛鼎”,成语“单枪匹马”一词就出自汪遵的《乌江》。

D.《乌江》最后用乌江自刎的典故来表现英雄的失败,《项羽》则用范增的足智多谋来对比项羽的刚愎自用。

4.两首诗都塑造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但两位诗人对项羽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

B.杜诗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

C.王诗以三句概述史实,最后一句点题,提出与杜牧相反的看法。杜牧的诗先提出对问题的正确看法,再概述史实,最后急转直下,一气呵成,全诗气势宏伟。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点明道理——如何对待失败和挫折。

D.如果说王安石是为项羽个人翻案,那么杜牧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6.这两首诗都有对西楚霸王项羽的评价,但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7.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诗。

8.选出对诗句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

A.首句说胜败乃兵家之常,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为下文作铺垫。

B.次句认为项羽力能扛鼎,虽然兵败自刎,仍旧算得上真正的“男儿”。

C.对于项羽不能忍辱负重,重振旗鼓,卷土重来,作者深感惋惜,持批评态度。

D.此诗议论不落俗套又能言之成理,强调兵家要有不屈不挠的意志。

9.王安石写过一首《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你认为杜诗和王诗哪一首写得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乌江亭【注】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浦,相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10.下列对三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B.杜牧诗不落传统察白。认为项羽不该自杀,本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C.李清照对项羽进行了高度评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D.这三首诗对项羽评价的角度都不一样,杜牧是从兵家用兵角度、王安石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李清照是从节操(气节)角度进行评价的。

11.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参考答案: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