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灸一灸,可消除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 .pdfVIP

如此灸一灸,可消除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此灸一灸,可消除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

金型人的艾灸方法(附视频)

艾灸加点料,效果翻一倍,美女中医教您祛除寒气、温暖减肥!

斑秃!愁死个人!想要治好也不难~

艾灸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价值及护理体会

刘玉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中早期患者经手术、放化疗等合理治疗

后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术后早期常出现上肢淋巴水肿影响患者

肢体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既往多以改进手术

方式或物理疗法为突破点,护理技术未受到广泛重视。我科近年来对

乳腺癌术后患者给予艾灸护理,在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中取得确切疗

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肿瘤血液科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

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年龄<5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

对照组46例:年龄32~50岁,平均(39.6±4.8)岁;Ⅰ期9

例,Ⅱ期27例,Ⅲ期10例;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39例。

观察组54例:年龄31~49岁,平均(39.7±4.6)岁;Ⅰ期11

例,Ⅱ期31例,Ⅲ期12例;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45例。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放化疗。

同时对照组给予包括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在内的责任制护理,观

察组联合给予艾灸,具体如下。

功能锻炼:术后开始,循序渐进,以患侧上肢主动锻炼为主。术

后前3d活动腕关节,伸缩手指,每天至少锻炼2次,每次5min,

第4d开始进行屈肘运动,上臂保持不动,每天3次,每次5min,拔

除腋下引流管后开始进行握拳、屈肘、转动肩关节、患肢抬举、摸耳、

爬墙运动等功能锻炼操,每次4个8拍,每日2次。患肢静止时间可

放置于胸前,也可抬高30°放置于垫枕上。

艾灸:术后取患肢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路线进行艾灸,采用悬灸、

温和灸法,自劳宫穴依次灸至天泉穴,每穴5min。温度以患肢适宜为

度,勿灼伤患者,每日1次,每周艾灸5d。

1.3观察指标

①淋巴水肿程度:用软尺测量双侧腕上1寸、肘下1寸、肘上4

寸周长,计算上肢体积,上肢体积=(肘上4寸周长+腕上1寸周长

+4×肘下1寸周长)/6,根据手掌厚度、宽度、长度测量手掌体积,手

掌面积与上肢面积之和为总体积,术前及术后第8周分别测量1次,

计算差值。患肢肿胀体积=患肢总体积差值-健肢总体积差值。

②淋巴水肿发生率:术后第8周统计。患肢体积增加<1%、无

明显肿胀表现定义为淋巴水肿未发生,患肢体积增加<10%为轻度,

患肢体积增加10%~79%为中度,患肢体积增加≥80%为重度。

2、结果

2.1两组淋巴水肿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无中重度淋巴水肿,未发生淋巴水肿的比例为68.52%,明

显高于对照组的39.13%,轻度淋巴水肿发生率31.48%,明显低于对

照组的54.35%。

对照组46例,无水肿18例,轻度25例,中度3例。

观察组54例,无水肿37例,轻度17例。

2.2两组患肢肿胀体积对比

观察组患者肿胀体积平均(357.22±31.76)ml,明显少于对照

组的(437.91

±33.53)ml。

3、讨论

乳腺癌患者术中必须进行的腋下淋巴结清除、乳腺切除及术后放

疗伴随的炎症或臂丛神经损伤,可导致上肢淋巴回流通路受阻及局部

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因血浆蛋白、体液积聚而出现淋巴水肿。现代护

理多以功能锻炼、抬高患肢等预防淋巴水肿,其在术后早期一定疗效,

但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可导致上肢组织纤维化,破坏肢体

功能而致残。

中医认为,乳腺癌属“乳岩”之病,患者发病时已有阴阳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