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生儿发热的临床诊疗与免疫病理生理学机制
1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门诊部河南新乡453000;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研究生河南
郑州450052;3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护理部河南新乡453000
新生儿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新生儿在这28天内经历了从母体宫内寄生到
宫外独立生活的巨大转变[1],发热是新生儿这一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影响其生命质量
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医生熟练掌握新生儿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的病
残率、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2]。现将新生儿发热的临床诊疗及免疫病理
生理学机制概述如下。
一、概述新生儿发热
正常新生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37.5℃为发热,37.5~38℃为低热,
38.1~39℃为中度热,39.1~40.5℃为高热,40.5℃为超高热。新生儿期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
调节能力较差;汗腺组织发育不健全,产热和散热功能不完善,加之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
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因此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新生儿发热。主要分以
下几种:1.环境因素。包括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厚等。2.新生儿脱水热。多因新生
儿出生后3~4天内纯母乳喂养,未及时补充水分造成血液浓缩而发热。3.新生儿感染。包括
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4.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
应性疾病,血液病等。5.其他因素。
二、新生儿发热的免疫学基础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
范围内。当机体因致热源或其他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
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和某些
体内产物。通常将由发热激活物激活产内生致热源细胞,产生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
生致热源(EP),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可作为EP,如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
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
三、新生儿发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具有相对稳定的体温,多种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可以引起体温升高,包
括生理性体温升高、过热和发热。发热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外源性致热原
(ExogenousPyrogen)进入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EP直接
或通过中枢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细胞,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在一个新的调定
点达到平衡。发热在临床上通常经历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3个时相。
1.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移,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不断上升,新生儿主要症状为
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尿量明显减少、拒奶、溢奶、吐奶、嗜睡或烦躁;如发生寒战,预示
将发生高热,此时可出现惊厥。在寒战期间,体温多在38℃以上,并多数在数小时内达到高
热极期,如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药物反应性发热等,以上为体温骤升者;渐升者常
有前驱症状,多数无寒战现象,如不典型的伤寒、肺结核等疾病等。
2.高温持续期:此时体温已达高峰,本期的特点是散热过程开始增强,但产热并未减少,所
以此期产热和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此期新
生儿主要表现为出汗、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烦躁不安等,此期高热可持续几小时
(如疟疾)或数天(如肺炎),甚至几周以上(如伤寒)。
3.体温下降期:本期特点是散热过程占优势,产热减少,同时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散
热仍处于较高水平,新生儿体表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散热加强,于是体温开始下降,
产热和散热终于恢复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体温下降的方式,一般是渐退,即在几天之内体
温逐渐恢复正常。在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丧失大量的体液,因此对于高热新生儿在
使用退热药时必须慎重,以防造成其他并发症。
四、新生儿发热的临床诊疗
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体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发动免疫系统抵抗
感染的一个过程,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新生儿抵抗感染、清除对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3]。
但发热温度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由于
新生儿个体差异性,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发热是新生儿患病的
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应积极查明
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医务工作者应对新生儿的发热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母乳量及喂养量是否足够,检查环境温
度是否过高,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试卷 .pdf
- 山东省滨州市公开招聘消防员自考摸底试题含答案 .pdf
-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应急方案总结 .pdf
-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pdf
- 2024中式烹调师考试题库及模拟考试答案(初级、中级、高级) .pdf
- 危重症时间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 .pdf
- 猴痘和儿童不明原因肺炎考核试题及答案 .pdf
- 社区卫生服务防控方案 .pdf
- 2024年云鹊网基层高血压管理认证考试答案 .pdf
- 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培训方案 .pdf
- 市残联领导在市委巡察组巡察涉残领域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表态发言.docx
- 市旅游发展集团关于“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不够有效”专项整治回头看总结报告.docx
- 党课: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在正风肃纪中砥砺前行.docx
- 在2025年区委巡察组巡察区教育局党委工作动员会上的表态发言.docx
- 镇党委“三色先锋·旱码头引擎”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情况报告.docx
- 村党总支2025年上半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总结.docx
- 在县委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村委换届选举大会工作方案.docx
- 党课:站稳政治立场,恪守纪律底线,争做对党忠诚、行有所止的青年干部.docx
- 在2025年公司半年纪检工作座谈会暨“三化”建设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