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和风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你知道吗十二月里来喜事多,冬至团圆平安

夜,佳节快乐元旦欢。饺子汤圆包和谐,平安烛火照吉祥;烤鸡烤鸭藏

学问,琴声炮声奏凯歌;一起来看看元旦的由来和风俗,欢迎查阅!

元旦的由来

据说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在古代中国最早称农历正

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开始的意思,而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称并是

“初始的日子”。而在历法上,专家们习惯称地球围绕太阳1周为1

年。到解放后元旦节被政府定为1月1日,在立春前后并且还有假

放,而在民间有的地方会举行“庙会”等欢庆活动,传承古代的民俗。

元旦的习俗种类很多,地方不同习俗也不同。存在着饮食、服饰、活

动、交互、过礼、娱乐等方面的差异!是由于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

为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但大多数还是一样的。

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

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

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元旦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

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

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__年1月初在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

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

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

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

1

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

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

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

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

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

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

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

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

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

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

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

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

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

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

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

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

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

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

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

2

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

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

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

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

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每幅对联都

有横披和一个「福」字,而春条则如「万事亨通」,则单贴在适当的地

方,如门柱上等。其

实因春联(包括对联和春条)在古代都是专人挥毫(用毛笔)书写的,所

以俗称「挥春」。而广东地区将春条称为挥春,有别

文档评论(0)

133****77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