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docx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37号),《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计划号T-424)列入修订计划,由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中国食品

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织完成起草修订工作。

(二)主要工作过程

2023年8月~2023年10月,成立标准修订组,确定标准制修订

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开展了方法学验证。

2023年11月,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14项保健食品分析方法标准启动会》修订工作启动会,会上讨论了《保

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测定》的修订方案。

2023年11月~2024年1月,开展实验室内方法验证的工作。

2024年1月,开展新修订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测定方法的实

验室间方法验证工作。

2024年2月,起草工作组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

稿。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

结构与编写规则》进行编写。

本方法的主要参数、公式、性能要求等主要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和GB/T20001.4-2015《标准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并且按照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GB5009.295-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化学分析方法验证通则》、GB/T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

指南》对方法学进行了考察。

标准修订符合我国国情,方法满足片剂、胶囊、口服液剂型的保

健食品中添加的吡啶甲酸铬测定,具有普遍适用性。

(二)主要修订内容

1.标准名称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测定》。

2.适用范围

删除了原标准GB/T5009.195-2003中关于检出限和线性范围的内容,适用范围增加了口服液样品类别,以适应后续市售产品类型变

化,对适用范围表述进行了修改,修改后内容为:

本文件规定了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作为功效成分添加于片剂、胶囊、口服液等试样类

型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

3.色谱参考条件

为满足市售各种基质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检测分离度、灵敏度、定性确证等要求,对原标准的流动相种类、流速、柱温、检测波长进行了修订,并将等度洗脱修改为梯度洗脱,修订后推荐的色谱参考条

件如下:

a)色谱柱:C18柱(粒径5.0μm,4.6mm×250mm),或相当

者;

b)流动相A:乙腈(3.1.2);流动相B:磷酸二氢钾溶液(10mmol/L,

含磷酸0.1%)(3.2.2);

c)流速:0.8mL/min;

d)柱温:30?C;

e)进样体积:10μL;

f)检测波长:264nm。

g)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表1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0.0

10

90

10.0

15

85

12.0

90

10

15.0

10

90

22.0

10

90

三、试验验证的分析

方法线性关系:吡啶甲酸铬在1.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2大于0.9999,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的三水平加标回收率在90.5%~98.1%之间,6次平行实验结果的RSD%在1.4%~3.2%之间,符合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对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要求,说明修订后的方法线性范

围宽、回收率好,精密度高,满足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准确测定。

方法重现性:方法验证基础上,起草工作组组织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符合验证比对要求。具体方法验证和实验室比对情况见附件。

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

无。

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起草情况

本标准没有采用国际标准。

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协调一致。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九、实施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

期和实施日期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发布6个月后实施,由归口单位组织行业相关单位

积极开展宣贯工作。

十、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GB/T5009.195-2003废止。

附件:方法学验证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