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4届青海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一模协作联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化是人类主体力量的增长,是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普遍追求,但不同民族、国家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其现代化的路径和进程也会显示出很大差异。看待不同社会、文化间的现代化程度和差别时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差序化思路,二是差异化思路。差序化思路突出的是不同社会、文化间的文明程度差别,表现出对现代化道路的单一性理解;差异化思路强调的是不同社会、文化在文化性格、类型上的差异,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文明程度的高下取代文明性格的差异,体现出对于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理解。中国近现代遭遇西方现代文明,不论是器物和制度,还是观念和思想都遭到巨大冲击。在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存在种种不同看法,既有鲁迅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创造性转化,也存在全盘西化论的倾向,如胡适说:“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不但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都不如人。”胡适认为中国文明完全落后于西方文明,所以要全面向西方学习。这种倾向体现为一种差序化的思路。所谓差序化思路并不在于是否向他者学习,也不在于是否批判传统,问题的要害在于,要实现自身的文明进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还要把自己变成他者,变成他种文明。
具体到文学领域,乡土小说在早期虽然体现出一定的启蒙色彩,但并没有构成对于现代化发展的差序化的思路。大约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逐渐上升为一个理论热点。八十年代中期,学术界在对历史探索进行总结时,忽视了历史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逐渐形成一种差序化的思路。这是因为,一旦我们认为现代化只有启蒙这一条路径,启蒙就成了必然的不可跨越的历史环节。这样,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现代化就不是一种主动选择,现代化过程也就谈不上来自一种独立文化样态的主动选择。其结果就如同论者所说,“现代性的故事已经成功地构造了一个‘历史的必然’,一切似乎都是以西方的文化社会为终极范本。”需要借鉴、学习是一回事,无主体性和不加反思地借鉴、学习则又是另一回事。
差序化思路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文化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却是一种偏颇的理解。乡村变革书写中,差序化思路往往体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文化问题社会化,一种是社会问题文化化。文化问题社会化在早期乡村建设运动中就已经出现,并且比较典型。比如晏阳初对于乡村社会的判断,认为其病根在于“愚、贫、弱、私”。他认为,乡村社会绝大多数农民不识字便是其中的“愚”。对此,费孝通提出了质疑,认为晏阳初把文化问题社会化了,应回到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农民的“不识字”现象。他们不识字并不是他们没有识字的能力,而是他们没有识字的需要和条件,所以谈不上“愚”。与此相联系,对那些传统文化底色比较突出的作品,研究往往从启蒙的视野出发解读为“静态的”文明,言下之意是过时的,不符合现代社会即动态文明要求的审美表达。不难看到,不少研究从这一角度来解释和评判沈从文、废名、汪曾祺等作家的乡土抒情小说。又如,从当代寻根小说的宣言来看,寻根小说似乎有着一种文化自觉。韩少功的《文学的“根”》强调“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虽然说在理论上不乏清醒的认识,但对照具体的文学表达及相关批评,我们见到更多的则是与启蒙视野相联系的对传统文明的批判。
出于对现代文明的渴望,差序化思路从社会变革的层面要求乡土文明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造;然而,富有意味的是,当中国乡村社会探索自己的变革路径时,这种思路也同样表现出一种批判的姿态,表现出把社会问题文化化的倾向。说到底,其背后存在着一个以西方文化为旨归的参照,进而影响到作品的叙事架构和情感表达,使作品呈现出二元式架构和鲜明的焦虑化心态。
(摘编自赵顺宏《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百年变革的文学书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现代化的路径和进程有着很大差异,所以他们看待不同社会、文化间的现代化程度和差别时形成了两种基本思路。
B.差序化思路突出了不同社会,文化间的文明程度差别,它的关键在于要实现自身的文明进步和现代化,要将自己变成他者,变成他种文明。
C.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学术界逐渐形成一种差序化思路,这与当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逐渐上升成为一个理论热点有关。
D.作者认为,从启蒙的视野出发,沈从文、废名等作家的乡土抒情小说和寻根小说都是一种“静态的”文明,不符合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四川省遂宁市广安市雅安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江西省三校生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三)(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模拟试题(一)(新高考九省联考题型)(含答案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空分车间安全用电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2024)黔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结构动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pdf VIP
- 月度绩效考核评分表(通用类).docx VIP
- CNAS-CL02-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docx VIP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考试题.docx VIP
- 地面、墙面、吊顶施工方案汇总.doc VIP
- 新解读《GB_T 23169-2019发制品 教习头》最新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