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第部分矿山爆炸预防和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xVIP

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第部分矿山爆炸预防和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29.260.20

ccsK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285.2—2021代替GB25285.2—2010

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

第2部分:矿山爆炸预防和防护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

Explosiveatmospheres—Explosionpreventionandprotection—Part2:Basicconceptsandmethodologyformining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犌B/犜25285.2—2021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2

4风险评定 5

4.1通则 5

4.2爆炸危险识别 6

4.3点燃危险识别 6

4.4估计爆炸可能产生的效应 6

5可能点燃源 6

5.1热表面 6

5.2火焰和热气体(包括热颗粒) 6

5.3机械产生的冲击、摩擦和磨削 6

5.4电气设备和元件 6

5.5杂散电流 6

5.6静电 7

5.7雷电 7

5.8104Hz~3×1011Hz射频(RF)电磁波 7

5.93×1011Hz~3×1015Hz电磁波 7

5.10电离辐射 7

5.11超声波 7

5.12绝热压缩和冲击波 7

5.13放热反应(包括粉尘自燃) 7

6风险降低 7

6.1基本原理 7

6.2避免出现爆炸性环境或减少危险爆炸性环境的量 8

6.3危险环境条件分级 9

6.4设备、防护系统和元件避免有效点燃源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10

6.5设备、防护系统和元件降低爆炸效应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14

6.6对紧急措施的规定 15

6.7爆炸预防和防护用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原则 15

7使用信息 15

7.1通则 15

7.2试运行、维护和修理时防止爆炸的资料 16

7.3资质和培训 16

犌B/犜25285.2—2021

附录A(资料性)设备保护级别(EPL)和危险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17

附录B(规范性)潜在爆炸性环境用工具 18

参考文献 19

犌B/犜25285.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25285《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的第2部分。GB/T2528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2部分:矿山爆炸预防和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文件代替GB25285.2—2010《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第2部分:矿山爆炸预防和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GB25285.2—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风险评定(见第4章,2010年版的第4章和第5章);

—修改了电气设备的要求(见6.4.5,2010年版的6.4.5);

—修改了超声波设备的要求(见6.4.12,2010年版的6.4.12);

—删除了耐爆炸设计、泄爆、抑爆、防止爆炸传播措施的具体内容(见2010年版的6.5.2~6.5.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有限公司、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煤科院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刚、胡继红、孟峰、王军、徐建平、仲丽云、李冰、邓

文档评论(0)

您的专属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知识就是力量。祝您成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